1、改革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是( )
A.
中国代表参加万隆会议
B.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开放浦东新区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粉碎了“四人帮”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部队是
A.陆军
B.火箭军
C.海军
D.空军
4、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张謇
B.张之洞
C.孙中山
D.李鸿章
5、小王是一位黄埔军校的学员,在他回乡探亲之际,乡亲们问他这所军校同以前的旧式军校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 )
A. 训练方式 B. 上课形式
C. 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 课程的安排
6、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
A.民主、自由
B.自由、科学
C.民主、科学
D.科学、理性
7、小明在书上看到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跑去问老师:“鞑虏”指的是谁?老师告诉他这里“鞑虏”是指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 D.少数民族
8、以下一组图片反映出( )
A.国防建设快速发展
B.航天科技进步明显
C.高新技术领先世界
D.军队组织架构重塑
9、如图是我国某时期军队佩戴的袖章,它反映的这场战争被称为真正的“立国之战”,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底座”。这场战争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0、青年学生们高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这些口号相关的历史事件( )
A.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D.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1、“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年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材料中的“秀才”之一指的是(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邹容
D.秋瑾
12、与“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三个关键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北平 B. 南京 C. 重庆 D. 武汉
13、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它全军覆没于( )
A. 镇海之战 B. 黄海之战 C. 辽东半岛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14、“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该材料可以反映出的信息不包括( )
A.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 B. 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了很多学生
C. 学生的义举是值得学习的 D.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新发展理念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6、刊物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仔细识读以下刊物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C. D.
A.
B.
【1】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A
B.B
C.C
D.D
【2】某同学想了解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首先应该查阅的刊物是
A.A
B.B
C.C
D.D
17、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版块内容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占据。1875年,清政府任命哪位大臣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林则徐
19、一个外国记者在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这位外国记者发出的感慨是因为听了(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走进新时代》
D.《我的祖国》
20、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一一国庆节。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共同纲领》颁布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1、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是______。
2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犯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罪行,其中包括:1860年,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3、1953年7月,_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24、百日维新的时间、标志:________年6月,________颁布________诏书,实行变法
25、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
2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毁坏了人类文明的结晶。( )
27、从0到9的计数法,最早是古代_____人民发明的阿拉伯人将其改造,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28、15~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689年,英国通过了____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原则。
(2)1776年7月4日,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_______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宪议会颁布了____________。强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29、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_(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0、结果:________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__________,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__________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何为长征精神?
3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33、对近代中国而言,海洋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并频频得手的历史”。请举两例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史更是列强从海上侵略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2)“……中国的东南海疆也也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请列举清政府进行海防建设的措施。并用史实说明清政府的海防建设是否实现了国家的海防安全?
(3)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34、革命歌曲是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霹雳一声震天响,秋收起义举刀枪,跟着领袖毛委员,砸碎镣铐求解放。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手中的枪杆要握紧;一杆大旗迎风扬,镰刀斧头闪金光,跟着领袖毛委员,浩浩荡荡上井冈,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根据地建立在农村。……”
——《秋收起义暴动歌》
材料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材料四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1)材料一歌词中,反映了哪些历史史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什么事件导致了东北人民四处流浪?简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的?
(4)这些歌曲总体上表现出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