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该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2、下图这则日记的作者是
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黄继光
3、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小组收集了传记《邓小平时代》、图片《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和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该研究性主题应该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针对的是袁世凯的哪一行为 ( )
A. 出卖维新派 B. 刺杀宋教仁
C. 出卖国家利益 D. 复辟帝制
5、清朝道光帝之所以支持林则徐到广东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为了国家富强
C.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D.因为鸦片给人们身心带来伤害
6、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攻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 )
A. 上海学生运动 B.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 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 D. 上海学生运动,五四运动
7、21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有:①买衣服要凭布票,饮食结构比较单一②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③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④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是在( )
A.中共八大以后
B.“一五”计划以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土地改革以后
9、下图是英国输华商品总值示意图。造成图中数据上升的原因是( )
A.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英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10、电影《铁人》(下图为宣传海报)歌颂了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它的主人公应是
A.邱少云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1、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内容是近代中国百余年抗争史的重要历史阶段或事件,其中第一块浮雕应该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五卅运动
D.游击战争
12、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是
A. 欧盟的形成
B.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 南北战争
D. 美苏“冷战”
1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主要工业品有很大的增长,尤为突出的是( )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1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里写道: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指的变官制是指(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中西体用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15、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准确的是:
A. 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开放
B.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相互开放
C.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
D.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
1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开展的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③“汪辜会谈”
④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⑥“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④⑥③②①
C.⑤②①④⑥③
D.⑤④③①②⑥
17、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18、包含“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 )。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与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19、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 )
A.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施“一带一路”
20、电视剧《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年到1992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经历可以说是当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代表。他们的经历主要反映了( )
A.公私合营的实行和在全国逐步推开
B.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土地改革并允许个人进行投资
D.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是 _________ 。小岗村自创“分田包产到户”,中央指导实行 _________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2、将下列各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运动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曾经攻占南京,改名_______,定为都城。
(2)_____________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1936年_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1937年的__________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中国人民艺术家”是___________,“中国近代绘画之父”是___________。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_____政治协商制度。_____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4、背景: 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5、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1923年2月。
(2)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⑰“____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影响: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 “报国情怀”,他是_______;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_______”。
27、近代中国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 》的签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8、在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中国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终被大火吞噬的是___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2)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3)祖国大陆空前统一的事件----
(4)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事件——
(5)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
(7)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8)对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措施中违背了生产规律的是---
30、(1)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
(3)国家主席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4)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_______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在______。
31、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主要内容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哪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十年内战时期,哪一事件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此次会议把哪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颁布了哪一文献?
(6)回顾党的革命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33、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新疆早在西汉时期就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什么?
(2)清朝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收复了新疆?
(4)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
(5)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谈谈你对一小撮分裂分子行径的看法。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材料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哪一重大事件?
(2)“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的和平解决有直接关系?该重大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3)请举三个中国人民浴血抗日的战役。
(4)重温以上经典歌曲,处在和平年代的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