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狂人日记》
B. 《药》
C. 《阿Q正传》
D. 《孔乙己》
2、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由此,中国开始了
A.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B.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
3、在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革命军》
D.《猛回头》
6、某班同学收集了一些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图片。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7、“近代欧洲长期引领世界,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20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欧洲人“走向联合”的最终结果是建立了( )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金砖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8、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奕 C. 曾国藩 D. 袁世凯
9、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③②
10、很多同学都看过反映清朝宫廷是是非非的古装剧,皇帝、格格等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印象。那么最终使“皇帝”退出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黄花岗起义
11、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
12、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拟订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文明的冲突
B.中古亚欧文明
C.上古亚非文明
D.社会的变革
13、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
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4、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了西方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親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B.太平天国内部矛盾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武器装备相对落后
15、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鞠躬这一礼节体现了( )
A.法治精神
B.共和原则
C.自由思想
D.平等精神
16、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进展顺序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永安封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④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①②④
17、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源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长征
18、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19、1911年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学生
B.工人
C.市民
D.新军
20、以下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B.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2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2、1860年10月,________联军火烧________。
23、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4、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也是斗争史。请根据提示写出英雄人物的名字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指_____________。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句话中“公”指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装死殉国的____。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_______。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远赴天山,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_____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2)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3)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6、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____、____、____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7、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8、两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国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重大事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_____)经济特区,该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30、1840年6月,_______爆发,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_______》,通过条约,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在探索中,英勇的中国人不断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的过程,向西方学习,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请分别列出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
(3)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开创此条革命道路的核心领导人是谁?
32、列举首批被列入863计划的高技术领域4个。
33、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4、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