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应推行(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中国式现代化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北京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及时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

A. 邮寄书信

B. 拍有线电报

C. 利用互联网

D. 打长途电话

3、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图示空白处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4、以下有关抗美援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美援朝,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

B. 抗美援朝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C. 中国在军事实力上大大超过美国,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5、法律文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下列法律文件所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A.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初步确立

B.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英勇抗争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大

D.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评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7、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科常见的构成要素。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口炮台,逼近天津

D.《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8、厦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探究历史,在近代史上厦门蒙辱,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9、1949年9月,新中国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下列有关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领导二次革命          ②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发表《讨袁檄文》   ④在檀香山建立革命团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11、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报春的惊雷。”它的诞生(       

A.为五四运动的胜利奠定基础

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内涵是(     

①实现国家富强             ②实现社会和谐

③实现民族振兴             ④实现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下列事件与土地改革的时间点最接近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追梦开始于

A.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5、在反侵略战争中,下列人物没有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和牺牲的是

A.关天培

B.叶志超

C.丁汝昌

D.左宝贵

16、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  

A.创立强学会

B.永安建制

C.金田起义

D.定都天京

17、面对国民经济困难,中共中央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八字方针,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巩固、充实、提高、调整

C.提高、调整、巩固、充实

D.充实、巩固、提高、调整

18、“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段话指的是

A.国共合作

B.皖南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

1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A.英俄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法联军

D.法美联军

20、下图是“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奴隶贩子在从美洲返回英国的“归程”中运载的货物主要包括(       

A.黄金、烟草、蔗糖

B.火器、机械制品、酒

C.黑奴、烟草、白银

D.火器、黑奴、黄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2、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_________”,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3、观察上面几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被誉为

 

24、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

25、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后来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6、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于 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28、观察图二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中被迫割让的土地

B.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宁波

29、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94年9月,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__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3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如图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该事件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时间点C发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中国近代史发生了诸多和时间点A类似的事件,最终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5)中国近代化探索有哪些重大事件?

32、中共一大的时间、内容、意义各是什么

3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那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改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A             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B            、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C         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D   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历史场景反应了哪一伟大事件?具体发生在何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什么?

(4)材料四中说的“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

(5)从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