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   )

A. 湖南、湖北   B. 湖南、运动   C. 广州、云南   D. 广州、湖北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由此可见义和团运动斗争的对象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北洋军阀政府 D.清政府

3、2004年4月,中国保利公司以3000万港元的巨额资金,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是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立(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北伐战争的最重大的意义是(     

A.在中国消灭了帝国主义势力

B.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C.在中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6、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以上内容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内容

C.意义

D.原因

7、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知道“史实”与“观点”的联系和区别。下列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①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②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变法失败

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下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停办。③1902年复校,

增设预备科和速成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

④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①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②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变法失败

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下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停办。③1902年复校,

增设预备科和速成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

④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1952年的一天,农民刘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 实行了土地改革   B. 实行了三大改造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下面几个人名和当时历史事件紧密结合,按照出生时发生的事件为依据取的姓名。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把他们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李联产②程跃进③张建国④宋援朝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11、1951年,西藏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一事件标志着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青藏公路已顺利通车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12、如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1955年,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孙中山发表此檄文是(     

A.拒绝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C.讨伐掌握北京政府的皖系军阀

D.制止军阀割据纷争

14、下图反映了新中国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召开中共八大

D.实施一五计划

1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彭德怀在华北地区指挥了一场伟大的敌后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这场战役是(       

A.武汉会战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战役

D.淞沪会战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8、1901年9月7日,经过几番纷争,条约最终在北京签订。条约致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上述材料中的“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南京条约》

19、2022年5月22日上午10时,很多市民游客一早就来到了三亚市水稻公园以敬献鲜花的方式,缅怀一位伟大的人物,感念他让我们吃饱了饭。那么民众缅怀的是(       

A.钱学森

B.屠呦呦

C.雷锋

D.袁隆平

20、“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

A. 聂耳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王进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事件是 ______

22、鸦片战争爆发于________年6月,结束于________年。

 

23、写出一个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关于解决燃料供应问题的著名民用工业:______

24、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它”是____

25、请按要求写出相对应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的条约: 。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4)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①地是____,为《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中②地是____,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27、军事方面

(1)策略:八路军、______挺近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概况:晋察冀、晋绥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战略: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___________

(4)战术:根据各地不同地形,采取地道战、_____、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2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0、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_________ 的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材料中的“辛丑”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的是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32、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主要是指 

(1)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___________制度。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的___________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3)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超额完成;1954年颁布第一部 《___________》

(4)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__,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3、某中学组织知荣明耻教育活动,决定以抗日战争为内容的历史手抄报竞赛活动。以下是小明的手抄报设计方案,请你帮他编辑。

1.准备: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写出一个途径即可)

2.栏目:

全民奋起: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事件?

铁证如山:请列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一例。

同仇敌忾:请写出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3.总结:在编辑铁证如山这个栏目的具体内容时,你有什么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跨越的最后天险,周围群山耸立,峡道宽仅8米。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只有一座1米多宽的木桥可通行。山后,敌人3个团纵深部署,企图堵死红军北上之路。1935年9月16日下午,红军先锋红4团向天险发起冲锋。由于峡口太窄,兵力无法展开,从下午攻到半夜,连续十几次冲锋都告失败。关键时刻,一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第一个攀上绝壁,把突击队员悄悄带到敌人背后……拂晓,红色的战旗插上腊子口,北上通道打开了。

材料二:“红小鬼”曾治,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14岁参加革命起,他就把生死置之度外。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在长征途中,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紧紧跟着共产党、毛主席,革命到底不回头。过雪山时,他穿着一件单衣,在风、雪、冰雹中冻得浑身哆嗦,但他毫不畏惧,仍然顶风冒雪拼命往前走。

——摘编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红军表现了英雄气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2)长征途中遇到哪些艰难险阻?

(3)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这个“转折点”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4)长征精神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