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49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 )
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
B.三八线、“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C.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D.人民英雄纪念碑、五星红旗、国歌
2、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A.奕䜣 B.张之洞 C.梁启超 D.胡适
3、下列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直接证据的是( )
①幸存者夏淑琴的回忆
②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影像
③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的日记
④1995年拍摄的电影《南京1937》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
B.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提出的
C.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绩
D.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政府发动这场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用武力扫除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将本国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D.建立同清政府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
6、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纠错立正,在极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当时的会址如今已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遵义会议纪念馆(下图),该纪念馆位于
A.贵州 B.云南 C.江西 D.四川
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与这副写于1919年的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8、“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广西起义
9、1927年九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
A.集中全部力量攻打长沙 B.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C.同国民党妥协退让 D.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10、某班同学要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②公车上书③中华民国成立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⑤武昌起义⑥废除科举制
A.①④⑤③ B.②④⑤⑥
C.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⑥⑤③
11、1953年,为了使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引导农民加入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社
12、古代印度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同等级在地位、权利以及义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这种制度被称为
A. 种姓制度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13、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4、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京事变”的“天京”指的是
A. 北京 B. 南京 C. 东京 D. 开封
15、通过图文结合的学习,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关于孙中山参与历史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领导创办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B.创办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一—中国同盟会
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领导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17、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 )
A.北伐战争的序幕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D.解放战争的序幕
1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重大,其国际意义是( )
A.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推翻三座大山
C.开辟历史新纪元
D.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9、英国著名报纸《金融时报》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5年、1992年和2001年。与这三次高潮对应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
A.设立对外经济开放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欧洲联盟
D.进行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不久,昆曲的轻歌曼舞的绮梦,给红巾长毛的‘叛贼’捣乱了,给他们的喧天动地的鼙鼓震破了。是的!乾嘉之世和同光之世之间,夹着这么一段‘可怕可恨’的回忆。”材料中“‘可怕可恨’的回忆”是指( )
A.荷兰殖民者入侵
B.太平天国运动
C.英法联军侵华
D.义和团运动
21、1988年,建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______。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的领土
B.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的领土。
2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_____)、上海为通商口岸;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4、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①1860年,英法联军推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________
②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③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________
④1935年,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的爱国救亡运动:________
⑤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________
⑥1949年初,华北全境基本基本解放的战役:________
25、“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该诗赞美的抗美援朝英雄是________。
26、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7、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__________;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
28、写出相对应的思想理论名称。
(1)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政治遗产——
(2)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9、既是鸦片战争后首次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开放的城市是__________。
30、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3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败的中国被迫接受了什么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危害?
32、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是人心所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之策一伟人的智慧]
(1)找国在改革开放眉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使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国之荣一两岸的努力]
(3)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这两个团体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4)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你认为应怎样发展海峡两岸关系?
33、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几度和谈,共谋民族大业。之后关系破裂,走向战争。
(1)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2)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5)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请你谈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1)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从材料看,这种观点正确吗?你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二:如下图
(2)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舰,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他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