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称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改革开放以来,洋布、洋火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A.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B.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意义主要在于( )
A. 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否定了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美军的战场指挥官范弗里特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时称:“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他们的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但他们是永远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美军指挥官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军人具有( )
A.敢为人先的革命首创精神
B.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
C.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D.全心全意的服务人民精神
4、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拉开了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
A.反帝反封建
B.反清复明
C.反清灭洋
D.扶清灭洋
5、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部门 | 工业 | 农林 水利 | 交通 运输 | 文化教 育卫生 | 其他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A.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下列关于两次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梁启超指出,清王朝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病在于“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即君权太重,官制等级森严,人民没有政治权利。因此他提出,维新变法“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民共主”。这说明梁启超( )
A.注重团结底层人民群众
B.提倡限制君权扩大民权
C.提倡消除封建礼教危害
D.较注重国民意识的觉醒
8、下图是海南1987~198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贸组织
9、《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发动新文化运动
10、“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A.十二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四中全会
D.十一届四中全会
11、沙俄外交大臣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样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
B. 《辛丑条约》签订,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C. 这场侵略战争剿杀了义和团运动
D. 这场侵略战争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漫画往往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如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内涵为( )
A.洋务运动的主张与本质
B.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民主革命的开展与成功
D.共和思想的传播与践行
13、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并指出战役的名称是
战役时间 | 战斗次数 | 毙伤日伪军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3个半月 | 1800多次 | 4万多人 | 2000千米 | 近3000个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1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间是
A. 1995年
B. 2001年
C. 2008年
D. 2011年
15、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 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下列关于这场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A.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B.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C.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并带有迷信色彩
D.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目标
17、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8、“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为第一任党的中央局书记。”这里的“他”是指
A.鲁迅
B.周恩来
C.毛泽东
D.陈独秀
19、1938年春,丰子恺收集了大量漫画,并为它们写出说明文字。为下图所写文字为:“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此漫画及文字的主要意图是
A. 宣传正面战场的胜利
B. 号召全民族坚持抗战
C. 说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庆祝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20、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这一思想常被用于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我国成功运用该思想的典型范例是(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2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扬我国威,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在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结合图片与提示,完成有关问题。
(1) 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
(2) 为了不暴露目标,一动不动被大火活活烧死
(3) 勇救朝鲜落入冰窟的少年而牺牲
22、如下图人物是____,他领导了____,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年,转折点是____。
2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图中的人物是_____ ,他被誉为“_____”。
(2)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_____。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伟大决策。
(3)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深圳、_____、_____和厦门。
(4)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的伟大构想。
(5)在_____会议上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_____会议上把他的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4、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人是_______;中共一大选举_______中央局书记。
25、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首个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6、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_____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
27、识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1)写出洪秀全开始发动起义的地点。
(2)写出太平天国的都城。
28、五四运动前期主要是学生罢课,后期主要是_______罢工,运动中心也由_______转移到上海。
29、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为迎接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会议把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30、“铁人”__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山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全面小康,100年波澜壮阔,100年壮丽辉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什么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八一枪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秋收起义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4)在井冈山土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
(6)“长征壮歌”中我党在1935年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7)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8)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9)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我党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把哪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2、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三次分离——
33、“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4)请结合相关史实为当时的中国出谋划策,怎样才能摆脱民族危机,重振中华国威?
34、《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这位“老人”是指谁?怎样评价他?
(2)改革开放是哪一次会议作出的决策?此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请你分析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旧中国对外“开放”一样吗?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