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体现了北京学生( )
A.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B.强烈的爱国情怀
C.根本改造社会的勇气
D.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
3、如图上的人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好干部(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4、纽约《先驱论坛报》赞扬道:“华军之胜利,即为同盟国之胜利,并使民主集团认识此次之胜利,为最合时机,且确信全球抵抗侵略之战争,为一不可分性之整个战争,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之胜利。”材料中的“华军之胜利”是指(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他包括:(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深化改革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⑤全面对外开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诞生于(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7、“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这支军队是( )
A.中央红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红一、二、四方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8、(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9、下列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深圳
B.厦门
C.上海
D.广州
1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1、党的十七大纪念邮票,其设计首次将党的一大开幕地点和闭幕地点两处红色旧址融入邮票中。这两处分别是
A.上海、嘉兴
B.嘉兴、上海
C.上海、杭州
D.北京、上海
12、美国人大卫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写道:“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
B.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抗美援朝增强了中国国力
D.抗美援朝使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13、在百日维新的法令中,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是( )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校
D.编制国家预算
14、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一规定( )
A.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B.适应了农民阶级的需要
C.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D.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15、“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16、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他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17、孙中山写道:“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材料中的“公”指的是湖南志士
A.谭嗣同 B.黄兴 C.宋教仁 D.蔡锷
1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3月
19、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坚持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下列邓小平的言论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B.“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22、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
2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_____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5、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个近代外交机构是1861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________(事件)。
27、1940年下半年,_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28、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铁人”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
29、所有加入“高级社”的社员都处在一个起点上,没有人再从合作社那儿收到土地和农具的租借费。富农和中农的财产实际上已被充公。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政府再一次举起了阶级斗争的旗帜。“社”指的是___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2)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1、列举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曾两次攻占北京的国家。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则被称为“关键之年”。本届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同时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提速。
——习近平讲话节选
(1)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个会议中提出来的?农村改革措施是什么?
(2)城市改革从什么时间开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哪次党代会后改革加快了步伐?
(3)改革开放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的困扰,谁给予了解答?
(4)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什么理论?
33、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时间、领导人及失败原因是什么?
34、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忙于庆典。与此同时,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政府遭到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西直门墙上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是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你认为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割地求和”指清政府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割让了哪些地方?
(3)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