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A. 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标志着无产阶级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C.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2、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     

A.独立经营

B.组织合作

C.公私合营

D.政企分开

3、1915年底,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爆发的革命是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4、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扶清灭洋”

D.《天朝田亩制度》

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如图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6、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   B. 兴中会   C. 强学会   D. 保国会

 

7、“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按照这个人物归类标准,下列该归入此类的人物是

A.魏源

B.孙中山

C.谭嗣同

D.李鸿章

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 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 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 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 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9、下图是两本连环画的封面,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革命救亡

10、如图是1799—1838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情况。面对如此情况,道光帝派(     

A.林则徐广州禁烟

B.琦善与英国谈判

C.关天培进攻英军

D.陈化成坚决抵抗

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称:“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下列最能说明英国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的是(  

A.鸦片输入,造成我国白银大量外流

B.签订《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C.签订《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

D.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2、福州鼓山脚下矗立着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塑像,严复主要成就是

A.兴办实业

B.译述《天演论》

C.领导辛亥革命

D.发明联合制碱法

 

13、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其中“土地还家”是指

A.农业合作社的创办 B.人民公社的建立

C.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1919年5月《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呼吁:“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鼓舞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

B.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5、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有这样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林则徐民族英雄气概的是:

A.缉拿烟贩

B.收缴鸦片

C.虎门销烟

D.停止中英贸易

16、基督教产生于

A.巴勒斯坦

B.阿拉伯半岛

C.希腊

D.印度

17、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下列表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A.由山东、湖南一带的义和拳发展而来

B.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C.曾在威海卫一带阻击八国联军

D.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左宝贵壮烈牺牲

18、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词语主要是(     

A.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西藏解放

C.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D.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19、被希罗多德称作“尼罗河馈赠”的国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中国   D. 古巴比伦

 

20、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修建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略的战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基督教的救世主是________________

22、民主科学为旗识,思想解放颂马恩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4、1853年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建国纲领《______________》;严复译述《____________》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

 

25、列举下列历史事件: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

②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

26、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议是( )

27、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 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_

2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1)以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河南兰考县委书记________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30、三个改造是农业改造 、 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事道路,抛头颅撒热血。大家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一到两名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例并阐述他们的革命精神。

3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列举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并对洋务运动做简要评价。

33、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成就非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农业、医学领域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一位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行改革后,借以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5年,全国农村掀起了一场去除旧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运动,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改变了旧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材料三 下表是1978—201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6年

112091.3

12363.4

——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材料三中你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促进三农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