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他是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蒋介石

2、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B.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C.起义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D.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3、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日军攻陷南京

4、暑假时,学校组织部分同学去某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导游告诉他们这里的一场战斗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里应该是

A. 广州

B. 马关

C. 威海卫

D. 天津

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怀念战友的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6、查阅古籍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都是中国近代发行的报刊,如果你要查阅孙中山关于对同盟会纲领最准确的阐述,你应该到去借阅(  )

A.

B.

C.

D.

7、《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增辟通商口岸

B.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潮列岛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8、“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可以用来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其中“民国初年,飙转豹变”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外国资本的支持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③良好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④思想的转变影响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0、“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1、“由于它所处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三个特点﹣﹣宗教本位、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是

A.古埃及文化

B.古印度文化

C.古希腊文化

D.阿拉伯文化

12、下图是一张纪念邮票,邮票上法律文件的颁布机构是(     

   

A.中共十二大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问世于全面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经历71天的民间征集,在1000多首作品中脱颖而出,1949年成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这体现了新中国

A.对既往历史与民意的尊重

B.取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追求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D.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14、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

A. 大杂居、大聚居   B. 大杂居、小聚居

C. 小杂居、小聚居   D. 小杂居、大聚居

 

15、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有 ( )

①废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没有改变半殖民半封建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6、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 D.七七事变

17、抗日英雄金振中回忆,七月七日夜十时许,忽然听到日军演习营地方响了一声。少顷,冀察绥靖公署许处长打来电话说:“据日方说,他们的一名演习兵被宛平城内华军捉进城去,他们要进城搜查。”他回忆的是(  

A.南京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8、“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在军事上四渡赤水使红军由战略被动转为战略主动,其意义是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B.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剿计划

19、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彭德怀被定为反革命

B. 邓小平被诬陷

C. 老革命家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D.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20、近代中国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行条约,很多条约都向中国割地,其中割占中国土地最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人物是______,他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2)图二人物是______,他领导的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是______

(3)图三人物是康有为,他领导了______

(4)图四人物是______,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下的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______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它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____》颁布,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_______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___________

(3)种植园和 _______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4)1785年,瓦特改进的______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24、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

 

25、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变法图强为目标,挽救危亡看康梁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香江涌海翻银浪,宝港归家绽紫荆”这副对联纪念的事件是( )

2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鲁迅的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29、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于2015年更名为________

30、______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源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

3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材料二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请回答:

(1)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

材料三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五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3)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简述材料三所述条约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5)材料五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什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