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世纪初以后,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作曲家和画家。下列作者与作品不相匹配的是

A.曹禺---《雷雨》

B.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C.鲁迅---《阿Q正传》

D.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2、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1.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1966年,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3.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5.新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3、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开幕式上中国军人潇洒举旗、庄严升旗震撼全场。升旗时奏响的国歌,是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这首歌曲作者是(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赵树理

4、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北洋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虎门销烟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

④鸦片战争的开始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6、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7、六十七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进行抗美援朝      ③实行土地改革     ④实现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教训清政府

9、“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10、《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bē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A. 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 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13、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 戊戌变法兴办工业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14、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是在(  )

A.上书李鸿章遭拒后

B.兴中会成立以后

C.广州起义失败以后

D.《辛丑条约》签订以后

1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12年北京 B.1911年武昌

C.1912年南京 D.1915年云南

16、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下面是一位同学总结的关于五四运动的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先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学生

B.6月3日后运动的中心转到上海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D.失败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17、下图是坐落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的甲午战争博物馆,如果你是一名该馆的解说员,你要向参观的人们介绍(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聂士成壮烈殉国 ③邓世昌为国捐躯 ④丁汝昌自杀殉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8、盐城作为革命老区,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史。下列红色文化景点共同反映的革命岁月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社会主义的(     

A.民主政治

B.经济体制

C.先进文化

D.思想建设

20、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殖民地上建立的国家是

A.埃及

B.纳米比亚

C.埃塞俄比亚

D.利比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4、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由此,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25、1954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和平过渡,国家实行了___政策。

26、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     )会师。(     )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1972年访华的日本首相——

(3)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

28、199911月,神舟___________无人飞船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9、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是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___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___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请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取得胜利的两个战役?

(3)请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4)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什么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6)请你从家国情怀之世界意识谈谈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32、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四次主要的侵略战争,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在侵略者炮口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是哪一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再写出其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哪一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面对不同时期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农民阶级抗击侵略的史实。

33、五四运动是因为什么而引发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深远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图一: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做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四: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民“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反映了什么运动的开展?此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当时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