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毛泽东的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的建成

A.宝成、鹰厦铁路   B.武汉长江大桥

C.南京长江大桥   D.钱塘江大桥

 

2、2022年5月16日——5月31日,珠海市金福委员会办公室举办了一场为期15天的全民线上禁毒知识闯关竞赛。此次活动是为了纪念虎门销烟多少周年(       

A.181

B.182

C.183

D.184

3、下列事件与“谭嗣同”“百日维新”等关键词有关的是(     

A.卢沟桥事变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4、1851年,他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他”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洪秀全 D.曾国藩

5、“…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

A.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 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 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 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6、变法维新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的出现

D.“西学”的宣传

7、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地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比赛。比赛开始前同唱《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谭鑫培 D.齐白石

8、下列选项与下反映的历史事件相配是(       

A.自强求富

B.走向共和

C.还我青岛

D.建党伟业

9、翻开中国近代史,一道道累累的伤疤,曾经沧桑的南京让人触目惊心......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最早在该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观察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表》,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年

689家

33亿

27万多

1920年

1795家

50亿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11、1950年6月,刘少奇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进行一五计划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七一五政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时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②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③和谐社会,全面小康   ④探索建设,曲折前进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14、吴玉章曾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运动对比之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吴玉章旨在强调

A.发展民主革命

B.关注民众力量

C.重视学习西方

D.降低政客地位

15、“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研讨材料信息,对义和团认识错误的是(     

A.盲目排外

B.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16、“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目往往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幸福的年代”主要指(     

A.“大跃进”使人民丰衣足食

B.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使人民精神昂扬

D.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17、下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推广包干到户

B.加入世贸组织

C.实行对外开放

D.实施科教兴国

18、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共同之处是(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C.精益求精、统一战线

D.改革开放、群众路线

19、对于辛亥革命,有学者写道:辛亥之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辛亥之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辛亥之功绩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矗立的“民族丰碑”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20、"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瑗珲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39年6月, _________ (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 _________

2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从0到9的计数法,最早是古代_____人民发明的阿拉伯人将其改造,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2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 1984年,《    》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史册。

25、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_

26、孙中山在《____》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____(会议)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7、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28、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请写出下列相关战役。

(1)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30、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由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53年起我国对哪三个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32、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晴雨表,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这些原则现在如何表述?

(3)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列举取得了哪些成就?

(4)举例说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3、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的传播不外乎以三种方式为主:创办刊物、成立团体与政党、领导武装起义。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1)当时在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举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一部。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哪个?它虽建立在海外,但领导了哪次起以后名声大振?

(马克思主义)

(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爱国运动是哪一事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中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劫掠者是谁?

(2)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城市,她在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两次被侵略者占领。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什么?两次战争结果如何?

(3)标志着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什么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4)中国会遭到如此劫难,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