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电影《甲午风云》再现了哪一位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A.邓世昌

B.戚继光

C.林则徐

D.左宗棠

2、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 杨秀清 B. 李秀成 C. 洪秀全 D. 石达开

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井冈山会师

D.南昌起义

4、新中国成立时,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 《双十协定》

C. 《共同纲领》

D.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5、对下图所示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翻译《共产党宣言》

C.在上海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D.担任中共中央局书记

6、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7、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成为迈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抗日战争

8、一位英国作家说:“你拿了我的鸦片,我就拿你的岛屿,这样我们就清账了。”(转引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这里所说的被英国拿走的岛屿是指

A.澳门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

9、下图反映的史实

A.发生在2010年11月

B.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D.表明我国工业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10、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的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五大发展理念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巨变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们餐桌上的主副食品充裕而丰富

②服装服饰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姿多彩和个性化

③人们买食物凭布票、粮票且数量有限

④外出旅游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⑤手机、电话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交往变得更为便捷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④⑤

12、中共一大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B. 确定党的名称

C.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3、重钢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钢铁企业,前身是汉阳铁厂。汉阳铁厂诞生于清开启近代化的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如图是小明同学假期参观一处的历史遗迹的参观券,据此判断小明参观的地点位于

A.湖北 B.北京 C.广州 D.广西

15、静海寺是某重要历史事件的史料陈列馆,为纪念这一事件,中开辟有"英军入侵""城下之盟""丧权辱国""香港回归"四个展馆加以展示相关史料。据此,我们能够知道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1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此诗写作背景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太平天国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

D.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7、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

B. 为了让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 为了掠夺财富

D.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历史研究重在证据。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文学作品的描写   B. 电影片段的场景

C. 屠杀现场遗迹   D. 日本的官方言论

19、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手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20、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A.制定和平统一方案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落实八项主张要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日最庞大、主权表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这一条约是在____战争后签订的,该战争发生在1900年。

2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23、各个时代都会涌现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____________ 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 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 ,破坏中国革命。

25、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27、重要战役:江西______战役,歼灭日军9000余人。

 

28、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现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9、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________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0、邓小平在___________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在___________阐释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历史意义。

3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她的诞生有何重大意义?

33、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经济建设方面】

(1)列举出一五计划建设时期一项工业建设成就

(2)列举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项交通运输业建设成就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哪一政治制度?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形成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科技发展方面】

(5)列举出一项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6)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的一项突出成就

(7)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如何去做?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永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挤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针对材料一所述情况,国家对农业采取了什么措施?主要是怎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批准。15日,二十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五十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资本家不再是占有和经营企业的老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建设。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人民政府在公私合营的改造过程中,针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这种政策有何意义?

材料三 《1956年与1952年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对比表》

经济形态

公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私有制经济

1952年

20.67%

0-74

78.74

1956年

85.6%

7.3%

7.1%

(3)阅读上述图表,请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形态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