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召开于1935年1月

B.集中全力解决了陈独秀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自由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等”上述材料应出自(     

A.《大总统誓词》

B.《清帝退位诏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面对联反映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5、为了进行探究性学习,曹明同学在网上搜集到下面图片。据此判断,曹明进行此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6、下面有关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B.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C.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7、“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的(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两种制度。

A. 军事

B. 社会

C. 法律

D. 管理

9、一位维新人士指出,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忌者人数太多,光绪帝又无权,变革安能成?他所指的“变革”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展开。这些措施有力地落实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哪一项要求(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1、新中国头三十年,我国法律只有《宪法》和《婚姻法》,立法工作几乎一片空白。自1978年以后,我国法律框架体系逐步完善。表现在

A.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完善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12、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性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 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中国成功融入这一潮流的突出表现有

①重返联合国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与各国共同建设“一带一路”

④提出独立自主方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5、这场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从此诞生了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为纪念这场起义而设置的节日是

A.劳动节 B.青年节 C.建党节 D.建军节

16、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八大

17、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大学教育

B.高中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18、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七七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立,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的影响是

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

D.造成了日军基层军官的巨大损失

20、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七七事变

B.百团大战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中共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

22、1949年____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3、广州起义

(1)起义概况: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辆牲,起义失败。

(2)孙中山的境况: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_______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24、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25、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______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______

26、   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战斗了   年。

27、1894年中了状元的_______主张_______,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

28、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的 _________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923年2月, 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9、将下表中的时间、条约、影响补充完整。

时间

条约

影响

1842年

__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__

《马关条约》

___

1901年

___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0、列举题

(1)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①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表《变法通议》的维新派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创作《黄河大合唱》,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吼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每小题1分,共6分)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力的宣扬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1936年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解放战争时期,截断了东北敌军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有成就,也有失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教训启示。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标志__,志愿军司令员__

(2)三大改造内容是______

(3)党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__,建国后党的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__

(4)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__

32、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

(1)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所近代军事工厂的名称。

(3)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3、51年前的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某一重大消息“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重大消息”是指?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一:“陕变事起……常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征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材料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赴国难。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四: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第二天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A时间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盟国投降的仪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的依据是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陕变”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陕变”的?“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材料三中的“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同时也标志着哪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写出材料四中A代表的具体时间(年月日),抗日战争有什么重要地位?

(5)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发扬了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