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7年有这样的词句:“龙昂首,英旗撤。存两制,棋超绝。让山河更美国强民悦。”词句反映的是
A.对外开放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九二共识”
2、在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基于这一认识我国( )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手工业进行改造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B.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
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4、青藏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修建是( )
A.“一五计划”的成果
B.“三大改造”的表现
C.西部大开发的成就
D.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果
5、下列表格反映了我国1952年和1956年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变化。据此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所有制形式 | 经济成分类型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有经济 | 19.2% | 32.1% |
合作社经济 | 1.6% | 53.6% | |
公私合营经济 | 0.8% | 7.3% | |
私有制经济 | 个体经济 | 71.6% | 7.8%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78%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D.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6、列表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乐乐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表,此表对应的主题是( )
战役 | 时间 | 人物 | 意义 |
辽沈战役 | 1948年9-11月 | 林彪、罗荣桓 | 解放东北全境 |
淮海战役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平津战役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全力围攻的解放区是( )
A.陕北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江南地区
8、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9、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是
A.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0、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四五运动
B.二月抗争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B.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 1912年3月13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职
12、新中国为发展生产力,在农业上进行了多次变革。下列哪次变革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质的变化(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设立的理由各不同,英国人认为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广州是传统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输出资本
B.倾销鸦片
C.开辟市场
D.瓜分中国
1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曾国藩 D.左宗棠
15、1949 年 9 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国解放
B.国家富强
C.社会主义社会
D.民族独立
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时间
B.领导人
C.地点
D.参加者
17、1901年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 )
A.《黄埔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1951年8月,中共云南省委颁布《云南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于当年秋季开始试点,1952年首先在全省内地农村开展土地改革,省内广大农民获得的是对土地的(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19、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黄宇浩同学整理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20、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和不懈的救国探索,提出了很多口号,把下列口号按提出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
③“君主立宪”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21、结果:________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__________,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__________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2、_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中英________。
2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
2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事件是______。
25、完成下列表格
三大改造的内容 | 途 径 | 意 义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_____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26、百团大战指挥者:____。
27、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28、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是张学良和 。
29、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0、____________年10月,英国炮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3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标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4)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2、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勇于探索,寻求强国救国之路。到20世纪初,中国革命揭开了新的篇章,开始了新的历程。总结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
(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
(4)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5)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运动。
33、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在国势沉沦中顽强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侵华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哪一国?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你列出其中一次反侵略或反封建的斗争,说出一位印象最深的民族英雄。
(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34、请你观察下图中的人物,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依次写出姓名)
(2)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