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水利、交通等各方面建设成就斐然,这时期的建设成就不包括

A.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的建成

B.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C.大庆、胜利油田的建成

D.沿海工业基地的发展得到加强

2、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铁人

B.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

3、毛泽东曾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A. 名牌服装争奇斗妍

B. 时装表演成风景线

C. 西装革履

D. 军绿色服装,千篇一律

4、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些宣传(     

A.表明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B.体现朝鲜战争使我国国际地位提高

C.说明我国政府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D.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营造氛围

5、联合国大厦里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意思是“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法《天津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有

①大庆油田②鞍山钢铁公司③兰新铁路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B. 巧渡金沙江   C. 飞夺泸定桥   D. 爬雪山、过草地

9、如下图是1900年法国《LePetit Parisien》画报增刊的彩色石印画,描绘了义和团拳民围攻教堂,两位中国农民抓住了一个洋人的双手,另有一人将长矛刺向洋人胸膛。法国出版该画的意图是( )

A.为镇压太平天国寻找借口

B.为出兵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C.为索取经济赔偿伪造证据

D.为展示义和团的恶劣行为

10、“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鲁迅——《骆驼祥子》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聂耳——《黄河大合唱》

D.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12、“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材料评价的是(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册封达赖喇嘛

13、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15、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中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

16、“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17、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国有企业改革

C.政企分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我国陆军、空军、海军及第二炮兵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陆军、海军 、空军、第二炮兵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

C.陆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 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

19、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20、如果我们要为下列一组图片确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A.西藏的百年变迁

B.重工业成就显著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新兴工业的崛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民主共和·制度保障】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____________的重要成果。

22、“铁人”__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__

23、鸦片走私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________时代,________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________。为了开辟________(根本原因),向中国运来________、布匹(工业品),但遭到中国________式的自然经济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________________等,销路旺盛。在________中,中国处于明显的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________。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________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2)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________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________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________和军队________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24、对号入座,勿张冠李戴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的条约_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诗句中的“新军”的全称应是( )

26、八国联军侵华: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7、填空题。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___。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___

(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____________发动起义。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成立。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28、下图四反映的是__________计划,它制定于__________年。

29、美国在甲午战争后提出”_____________”,主张利益均沾。

 

30、经过:遵义会议——四渡________(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________(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________——翻雪山——过草地。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败的中国被迫接受了什么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危害?

3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政权巩固)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民实践创新的伟大举措是什么?

(3)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谁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特色中国)

(4)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什么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

(5)香港、澳门回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哪一理论创新成果?试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其他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一例。

(6)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请你结合所学及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33、17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屈辱历史】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回答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如图)

(2)图一惨景的制造者是谁?看到该图片你有何感想?

(3)图二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顽强抗争】(如图)

(4)如图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忧患意识】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屈辱的原因有哪些?并联系自己的体会写出“我的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三 如表是1978年12月、1997年8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0

0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件?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显著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成就中得出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