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白山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以其多样的句式展现了黄土高原的力量之美。在朗读时,要读出文中高亢、热烈、豪放的情调,想象西北高原壮阔的景象和生命力顽强的人群。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两篇课文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认识原则,那就是“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去说明另一个科学领域的道理”。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其作者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D.梁衡在《壶口瀑布》一文中写“黑猪掉进深沟”一事,是为了正面描写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

2、下列加线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jìn)   (xiāo) (xiè)   摩肩接(zhòng)

B.(xún) (jiáo) (gàn)   不绝(yì)

C.(pīn) (suō)   (jī) 惟妙惟(xiào)

D.(chì) (cù) (zèng) 无消息(yǎo)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

B.一位同学在邀请老师来家中做客时说:“下个周末,我和父母一定在府上恭候您大驾。”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十分乐意。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我______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②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_______状态。

A.的确 饱和

B.确实 饱满

C.的确 饱满

D.确实 饱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春题湖上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①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此诗作于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皇恩只许住三年),卸杭州刺史任之前。

【1】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诗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B.首联写西湖的春天美景,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C.诗人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虽体现了作者对湖区劳动者的关怀,却因此雅俗相悖,很不协调。

D.从艺术上看,《春题湖上》最精彩的是中间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

【2】山川草木皆含情,沧海桑田尽动人。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有余情。”请你说说诗人的“言外余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全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借菊花表现诗人闲适淡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题文)填空。

(1)《诫子书》选自《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原谅

⑴即使再暴躁的父亲也有温柔的时候,比如在那只运甘蔗的船上。

⑵这是我们家种了一个季节的甘蔗。

⑶甘蔗们又长又锐利的叶子起码在我的脸上和胳膊上割了一百道伤疤。

⑷那一天,装满甘蔗捆的水船在河中显得很沉。

⑸我坐在甘蔗捆的堆顶给撑船的父亲指路,父亲把湿漉漉的竹篙往下按,长长的竹篙就被河水一寸一寸地吃了,只剩下甘蔗长的一般了,我知道竹篙已经按到河底了。

⑹我看到父亲要用力了。父亲埋下屁股往后,然后一,船一抖,就缓缓地向前了。

⑺甘蔗船要运到城里去卖,我想,城里人究竟长了一副什么样的牙齿,能把这一船的红皮甘蔗全吃掉,然后再让父亲装一船白生生的甘蔗渣回来?

⑻一只灰色的水鸟在河岸边低低地飞。

⑼从小榆树拐弯过去就是榆树河了,有点偏风,我已能听见船头在波涛的拍打下发出的一阵又一阵有节奏的声音。甘蔗船有点晃了。父亲脱光了上衣,他的胸膛有闪光的东西往下流。榆树河两岸的榆树就像拉纤的人,都弯着腰。

⑽再后来,黄昏就来了。早上烧霞,等水烧茶;晚上烧霞,晒死虾蟆。父亲说,明天是好天。他把竹篙往河中央一点,河中的碎金更碎了。

⑾我的眼中全是金子。

⑿后来,甘蔗船慢慢地变成了一团黑,这团黑在有点黑亮的河中缓缓地走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了,但眼中还是有东西在闪烁的。我看见了无数只萤火虫在河里飞来飞去。还有无数只青蛙在呱呱地叫着,有的还不时地往河里跳,咚,咚,咚---像在敲鼓。父亲的竹篙在黑暗中也发出了咚的声音。

⒀我再醒来的时候,满眼的星光。

⒁再后来的细节就记不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没吃过甘蔗船上的一口甘蔗,父亲也没有。所有的甘蔗都被别人吃掉了。

⒂从城里回家之后,父亲依旧,他的暴力依旧,脾气最好的父亲也被那只空空的甘蔗船偷走了。所以,每次父亲抡着巴掌和拳头揍过来,我都会用一船的甘蔗来原谅他。

——节选自《半个父亲在疼》一书

【1】用上“暴躁”“温柔”“原谅”三个关键词,概括文章故事。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的角度,任选一题,加以赏析。

⑴父亲埋下屁股往后,然后一,船一抖,就缓缓地向前了。(角度:动词)

⑵榆树河两岸的榆树就像拉纤的人,都弯着腰。 (角度:修辞)

⑶我看见了无数只萤火虫在河里飞来飞去。还有无数只青蛙在呱呱地叫着,有的还不时地往河里跳,咚,咚,咚——像在敲鼓。父亲的竹篙在黑暗中也发出了咚的声音。(角度:声音、色彩)

【3】班级开展“和为贵”主题研讨会,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以“原谅”为关键词,参考示例,写出你对“和”的理解。

示例:我认为,“和”就是朱自清的“流泪”,那一刻,他理解了父亲的“迂”,读懂了父亲的背影。

我认为,“和”就是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牵妈妈的手

要求:①叙事要完整,要注意记叙的线索;内容充实、具体,要说真话,抒真情。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