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曲靖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傅雷家书》中他从小刻苦用功,热爱音乐,留学波兰,多次获得国际大奖,这个人是(  

A.傅雷

B.傅聪

C.傅敏

D.莫扎特

2、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的昆虫是( )

A.蝉

B.石蚕

C.蛐蛐

D.花金龟

3、下面对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看完就忘,怎么办?有人沮丧地问。            在这一遍遍的重复中,知识会渗入你的血脉,重组你的文化基因。所谓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意思。

①而重读不是简单的重复,你带着新阅历、新思维,重读又成了初读。

②如果这本书足够重要,你就会不停地看。

③从某种程度上说,遗忘是学习之友,正因为有遗忘,才有重读。

④一些重要的书,从年轻时开始,我看了十多遍,仍然把它们放在手边,以备随时重读与检索,而且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收获,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⑤没事儿,我看完也会忘,每个人都会忘。

A.⑤④②①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⑤③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ì)   俯(kàn)   络不绝(yì)

B. 道(suì)   阶(shí)   皑白雪(ǎi)

C. (méi)   峻(chán) 纷至来(tà)

D. 顶(qióng)  颠(bǒ) 息万变(shuì)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B.《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对朝廷的不满。

C.《相见欢》一词,作者朱敦儒由登楼入题,先描绘登楼所见之秋景,然后抒发情怀,表达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D.《相见欢》下阙“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拟人的手法,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经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下列各项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表现战争规模大,战况惨烈。

B.《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一句,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暗示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C.《相见欢》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有双重意味。一方面书写日薄西山, 余晖黯淡,暮色苍茫的万里清秋之景,另一方面也暗喻国家的衰落。

D.《相见欢》“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中,一个“乱”字,概括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写出了自己狼狈出逃,帽子和帽饰都散乱了。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收复国土呢?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郦道元《三峡》最后的渔人歌谣“____________”,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4)孟子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壁》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如果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为君子选择形象代言人,你会选择以下的哪一个人物?请根据“君子之道”,结合名著内容,说明理由。

君子之道:君子,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成了一种人格理想。余秋雨先生将“君子之道”提炼为几个方面:君子怀德;君子之德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知耻 ……

A、《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毛泽东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第一个科技云上线

4月12日。北京春光明媚!又一朵新的“云”诞生了:中国科技云成功上线。

以前听说过腾讯云、阿里云,现在又多了一个科技云。这是由中科院建设的“云”,是国内第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服务科研人员的“云”。

“云”其实指的就是云计算。云计算的概念太抽象,世界上关于“云计算”的定义就有上百种。通俗点说它就是用网络技术增加相关的服务。让我们通过中国科技云来理解云计算吧。

现在科学家搞研究离不开计算机,主要会用到计算和数据。假如他想用气象数据,就得到有关气象网站去找;如果他想要天文数据,就要到有关天文网站去找;如果他想使用一种运算工具,就得到提供这种工具的网站去搜寻……搞科研的一个基本功,就是你得知道到哪里去找数据和计算工具,然后用工具计算数据。

中国科技云就是把科学家要在各个网站上寻找的数据和计算工具整合在一个网站上,分门别类地提供给科学家,供科学家按需使用。未来你只要在这一个网上找就可以了,不必记住那么多的网站。中科院利用全院的优势,建设了一个可供科学家使用的巨大的“资源池”。据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俊介绍,目前这个资源池中包括:中国国家网络、人工智能计算与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中科院超级计算环境等5个基础设施平台;11类58款科研软件资源;地理空间数据云、国家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科院数据云等13项信息资源;高能物理领域云、微生物领域云、计算化学云服务社区、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平台等科研社区;以及电子邮件、云盘和在线会议等科研工作者日常使用的超融合通讯软件服务。

中国科技云目前只是上线,开始提供服务。它的资源池里的资源还有限。按照中科院的计划,整个“十三五”期间,中国科技云五大资源池会不断地“蓄水”,不断地汇聚全国乃至全球信息化的优质资源。等到水涨池深,科学家想要什么工具,想要什么数据,上中国科技云一找什么都有。

科学家通过中国科技云进行科研时,不必知道自己所用的计算工具是谁提供的,也不必知道某地的气象资料是通过哪个网站发出来的,科学家只管用就可以了。而且,通过中国科技云,科学家们还可以节省科研经费。现在许多大型的软件工具十分昂贵,有的甚至达到几百万元。许多研究机构特别是课题组是买不起的。现在通过科技云,科学家只要适当地支付一些费用就可以使用了。

不知道资源(如数据或软件)是谁提供的,也不知道资源是从哪里汇集来的,只管使用。这也正是“云计算”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科技云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知道的腾讯云、阿里云都是商业云,主要用于服务商业活动。而中国科技云则是专门为科研工作者服务的。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说,中国科技云是面向中国科技界的专有云,它将有效促进我国科研范式的转变,助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1中国科技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池”,它有何独特之处?

2结合全文,说说文中云计算具体指什么?

3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中国科技云目前只是上线,开始提供服务。它的资源池里的资源还有限。

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要求作文

一株株笔直的、傲然挺立的白杨树,触发了茅盾对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礼赞;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物虽微,事虽小,用心去感悟,往往能读出真情深意。

请以“ 触动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