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适者生存

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2、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产发达……组织好最强大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百家争鸣

D.商鞅变法

3、《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百官 B.掌管军事 C.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4、小梁与小李用老师讲授的比较法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进行了比较,下列不是这两次战争共同点的是

A.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B.胜方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

C.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D.败方都因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失败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A.北宋前期

B.北宋后期

C.南宋前期

D.南宋后期

6、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其中方框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夏朝灭亡 D.西周灭亡

7、下图所示遗迹与文物反映了秦汉时期采取的文化措施,这两项措施(       

A.都采取了高压的政治手段

B.目的都是维护统治的需要

C.结果都导致大量典籍被毁

D.都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8、南京(古称建康)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封建王朝曾建都于此的是

①东汉  ②前秦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庄子

10、下图为《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北魏孝文帝及侍从所穿服装的样式均为汉服。有趣的是,南朝史籍上却记载,这一时期的南方汉人流行穿北方民族的裤褶服,这种上衣下裤的裤褶服轻便应急,特别适合军人和劳动者穿着。上述材料说明(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与交融

C.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

D.我国古代实行中央集权

11、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12、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C.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D.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13、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距今约70—20万年之间,生活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14、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中国走向(     

A.分裂

B.局部分裂

C.统一

D.局部统一

1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西汉的史实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B.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

C.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

D.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16、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 

A. 隋文帝改革选拔管理的   B.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

C. 选拔官吏要看门第的高低   D. 选拔官吏主要看文化程度

 

17、春秋时期最显著地政治特点是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18、有学者称科举制“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上,从而将全国的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A.隋炀帝设进士科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C.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D.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19、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于2016年4月25日上午在北京病逝。梅葆玖先生钟爱一生的“京剧”形成于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后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后期

20、东汉初年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A. 刘邦

B. 刘彻

C. 刘秀

D. 王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__________

22、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____”。

23、图一《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中①(北宋的都城)处是____(填地名)。图二中②处是南宋和金的分界线____

图一                                                                                                            图二

2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抗金英雄_______的爱国激情与志向的写照。“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是抗元英雄_______的真情写照。

25、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军事方面,实行_______,加强对人民的控制: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___”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6、“文景之治”这种治世现象发生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27、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___,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_______。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_______

28、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秦始皇规定以______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29、雍正时期创设的最大特务机关是_____________

30、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对号入座。某电视台开设“古代思思家”专栏节目,设计有五个栏目,每个栏目将介绍1﹣2位思想家,请根据每个栏目的名称及主要内容,将下列要介绍的思想家序号放入最合适的栏目中,每个栏目选1﹣2人。

人物:①孔子②庄子③韩非④墨子⑤孙武⑥商鞅⑦老子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人文初祖”指的是: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是:

(5)被称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的是:

(6)秦朝时,大力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的大将是:

(7)秦汉之际统一蒙古草原的首领是:

(8)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材料二】

冯友兰先生说:“孔子的仁,它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

——摘编自《孔子讨论文集》第1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局面。概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受推崇的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例举在这一核心思想的引领下孔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思想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春秋战国的诸子之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