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探究老子的思想。他们应该查阅的资料是( )

A. 《论语》 B. 《春秋》 C. 《道德经》 D. 《战国策》

2、下列各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齐国楚国晋国赵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中出土于殷墟、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4、如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削藩”——汉景帝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汉高祖   D.郡县制——秦始皇

5、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一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A.增加赋税徭役

B.倡导勤俭治国

C.设置“刺史”

D.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6、按照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的记载我国进入“小康之世”是在 ( )

A. 夏朝建立之后   B. 商朝建立之后   C. 西周建立之后   D. 东周建立之后

 

7、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契丹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吕后

 

8、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一些传统节日源远流长,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诗句“粽包分两鬓,艾束著危冠”描写的节日是(     

A.元旦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9、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在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A.制造工具

B.使用火

C.缝制衣服

D.种植作物

10、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的词《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有关成吉思汗的功绩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蒙古各部

B.建立并统一元朝

C.率部打败西夏

D.建立蒙古政权

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人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秦朝短命而亡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你认为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

①统一文字                    ②修骊山陵                    ③严刑峻法                    ④强征赋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中医药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中国历史上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之为“医圣”的是( )

A.华佗 B.李时珍 C.扁鹊 D.张仲景

13、下列工具中,唐朝时制造的有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③④

14、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

①暴力镇压 ②实行分封制 ③礼仪教化 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大国之间展开了频繁的争霸战争,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则不断扩展。以下关于春秋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 B.它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C.它使周王室统治得到加强 D.它促进了民族交融

16、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7、西汉前期,皇帝提倡节俭有很多目的,其中下列目的中属于根本目的是(     

A.体谅民间疾苦

B.改变日子拮据的现状

C.恢复社会秩序

D.巩固封建统治

18、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好大喜功,连年发动战争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自然灾荒连年,人民流离失所

D.王莽夺取政权

19、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第一类:《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A.《韩非子》

B.《兰亭集序》

C.《窦娥冤》

D.《农政全书》

20、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马陵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资治通鉴》的体裁是_____

22、内容: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________。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____________、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_______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______个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_____、里、亭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_________等制度推向全国。___________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3、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_______

24、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________。西周在地方上实行________制度。

25、顺治、康熙、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 很快得到恢复,为______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6、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东周的建立者--

(2)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的国君--

(3)秦始皇时北击匈奴的大将--

27、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_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秦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

28、唐代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密的青瓷如冰如玉,________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9、把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论或成果代码,填到对应的历史人物的括号内。

人  物   思想言论   人 物   成 果

(1)(  )老子 A.实行法治     (6)( )张  衡   F.《伤寒杂病论》

(2)(  )墨子 B.无为而治     (7)( )张仲景   G.地震仪

(3)(  )孟子 C.仁政治国   (8)( )司马迁 H.圆周率

(4)(  )庄子 D.兼爱非攻   (9)( )祖冲之 I.《史记》

(5)(  )韩非 E.事物都有对立面  (10)(  )贾思勰 J.《齐民要术》

30、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________年,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李时珍       《窦娥冤》

宋应星       《资治通鉴》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司马光       《送子天王图》

关汉卿       《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思想或主张。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反映的远古人类生活过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

 

材料二:他们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的是哪种远古人类?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2)依据图片与材料二,指出该远古人类的头部与现代人有何区别。

(3)概括材料,指出该远古人类的体质特征。

(4)该远古人类体质的进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