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B. 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C. 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D. 联想公司曾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2、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对词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两句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B.“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的“嗟”“谩”二字,生动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写作遭逢瓶颈、难有惊人之句的深沉叹息。
C.词人最后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D.这首词是记梦之作,把真实的生活融入梦境,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带有明显的豪放风格。
3、下列关于这部名著中人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这里介绍的“他”是杨昌济,毛泽东的老师,一位坚定的共产党员。
B.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有一点较为显著,就是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
C.“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段话是毛泽东回忆时的叙述,他体现了毛的叛逆性格,对知识的渴求。
D.在与周恩来的接触中,斯诺渐渐发觉,这位参加并组织过多起革命起义、书生出生的造反者并不是一个狂热分子,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的人。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5、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的理解。
【2】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容,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优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6、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 (《礼记·大道之行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4)李白的《送友人》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当和朋友离别真的来临时,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班马嘶鸣,令人回味不尽。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尾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仿佛万籁俱寂,只有古寺的钟声袅袅不绝。
7、简答题。
保尔离开家开始他第一份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当他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后,他开始的英雄主义事业是什么?
8、[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除探测器上的徳国和瑞典载荷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嫦娥四号发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夭局月球勘探轨道器LRO团队与嫦娥四号工程团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就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进行了讨论。
嫦娥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奧秘的新篇章。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深空探测领域积累重要经验。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三]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有关月背巡视探测的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基于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要知道,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是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美国人评论称:“根据这项新的研究,史上首次登陆月背的中国嫦娥四号,再一次实现一个首次,并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谜团。”这是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B.嫦娥四号已获得大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经验。
C.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德国、瑞典等诸多参与国的贡献。
D.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2】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请文段中找出原句。
9、你也许去过很多地方,也许很少外出,但你一定接触过不少感兴趣的东西,有过各种体验,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获得了一些启示。请以“体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