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女子同样参加骑马、打球、下棋、舞蹈等活动,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朝( )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D.社会风气开放
2、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3、历史上的楚汉之争的实质是 ( )
A.争夺皇位的战争
B.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战争
C.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
D.项羽反抗秦朝统治的战争
4、水稻是盐城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最早大量种植这种作物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5、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下列政权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曹魏 ⑥北魏
A.①②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⑥
6、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7、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 有没有语音 B. 会不会使用火
C. 会不会制造工具 D. 能不能直立行走
8、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王安石变法因触动大贵族、大官僚利益而失败。下列最能体现触动旧势力利益的变法措施是( )
①募役法 ②方田均税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保甲法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是 ( )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西晋
10、我国行省制度的设立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1、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 钟繇 B. 王羲之 C. 胡昭 D. 顾恺之
12、下列人物中不能与其他三人归为一类的是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夏桀
13、下列关于岳飞和文天祥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岳飞和文天祥都是南宋民族英雄 B.在这两人身上都具有坚贞不屈的精神
C.岳飞是抗金英雄,最终受诬陷被谋害 D.文天祥是抗元英雄,最终从容就义
14、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清明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5、“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称赞中国哪位书法家的笔势( )
A.钟繇
B.欧阳询
C.颜真卿
D.王羲之
16、唐朝诗人胡曾在《流沙》中写到:“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他描述的是(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17、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18、“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指的是
A.皇太极
B.忽必烈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19、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 )
A.走集体化道路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实行公私合营
D.强制收购
20、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 )
A.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
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D.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础
21、鲧的儿子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________。战国后期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2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与达赖_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3、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 )
(2)他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3)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
24、炎帝和黄帝受到后人的尊崇,被尊称为______;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
25、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举反击匈奴,派_______、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
26、根据所有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阅读下列史实,得出相应推论。同学们参观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该古人类资料:
①史实:6具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以及头盖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股骨、胫骨等化石,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
推论:________
②史实:100多种野兽化石,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推论:________
③史实:5个灰烬层,灰烬最厚达6米多,大量的烧骨和少量的烧石。
推论:________
④史实: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
推论:________
(2)通过上述史实与推论,得知属于北京人体质特征的是:________;属于工具制造的是:________;属于用火情况的是:________;属于社会组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7、仔细观察战国七雄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填出A、B、C对应处诸侯国的名称:
战国七雄位置图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作品。
(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3)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隋炀帝时期开通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北宋时著名的瓷都是()。
(3)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5)描绘宋代经济繁荣的名画是()的()。
(6)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了()、()、()。
(7)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事件是()。
30、916年,______________建立了辽国。宋太宗为夺回_________________,发动了对辽战争,宋军大败;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双方最终签订和议,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玄秘塔碑》 苏轼( )
B《念奴娇·赤壁怀古》 柳公权( )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
D《秦中吟》 司马光( )
E《窦娥冤》 白居易( )
32、列举南朝时期的四个朝代名称。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王朝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摘编自《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二描绘了元朝的辽阔疆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对它进行有效的管辖,元世祖对边疆地区又是怎样管理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