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的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

2、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能参观到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北京人遗址

 

3、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的清代皇帝有

①顺治  ②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以下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C.战国时期经济发展

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这句话中的轩辕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

6、《战国策秦册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奖励军功,提高战斗力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7、元朝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 )

A.吏部 B.枢密院 C.御史台 D.中书省

8、元朝的建立者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赵构

D.李渊

9、有一句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羊肉泡馍的味蕾享受”。“这里”是指( )

A.甘肃敦煌 B.河南郑州 C.陕西西安 D.河南洛阳

10、史料记载,秦始皇即位后,征集了70多万人为自己修建骊山墓,动用了30多万人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但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即源于此。根据上述材料可得出秦暴政的表现在

A.沉重的赋税

B.繁重的徭役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1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表现包括( )

①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②手工业的规模扩大 ③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④金融业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北京人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是

A.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B. 说明他们能够直立行走

C. 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D. 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13、历史上的刘秀的贡献是

A. 匡扶汉室,建立蜀国   B.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C. 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D. 辅佐吴国,春秋争霸

14、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请问是下列哪一早期人类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

15、下列业绩中属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是(  )

A. 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 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

16、“禅让”制度中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依据是

A.财产

B.武力

C.才德

D.门第

17、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改进造纸术的是(  )

A.司马迁 B.蔡伦 C.班超 D.卫青

18、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是(   

A.行省的设立

B.丞相制度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的设立

19、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募役法、青苗法

B.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20、中学历史课是中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光谷某初级中学的小林同学要在本班“爱我中华”的历史活动课上做主题发言,以下适合他选择的历史题材是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岳飞抗金

D.回族诞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艺术代表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______

23、请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请将图中相应的字母番号填入横线上:大运河中心洛阳____江南河____

24、公元前____年,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

25、____(填人物)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填人物)。

26、元谋人发现地点:在_____省元谋县。

27、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秦统一后修建的水利工程是__

28、南宋初年,金军大举南下。抗金名将________统帅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9、_________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___的政策。

30、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道德经》

老子

《伤寒杂病论》

钟繇

《宣示表》

张仲景

《洛神赋图》

司马迁

《史记》

顾恺之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战国时期七个国家的国名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囯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材料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材料三:“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我国科举制度出现于哪个朝代?

(2)什么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3)据材料二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有很大区别,要求的考试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被称为什么?明朝的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哪里?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怎么看待今天的考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