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岁币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北宋每年给辽和西夏的钱物
B.北宋赎回幽云十六州的钱物
C.北宋向辽和西夏提供的商品
D.北宋和辽、西夏在边境使用的货币
2、战国兼并战争规模之大、参战兵力之多、交战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前代。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小王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 )
A.唐朝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
4、如果想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生产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阅读书 籍是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神农本草经》 D.《水经注》
5、《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意思是说,殷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这里书册的材料是( )
A.竹简
B.丝帛
C.青铜器
D.龟甲或兽骨
6、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亲临下图所示的学习场景,你所用的教材是( )
A. 《道德经》 B. 《韩非子》
C. 五经 D. 《孙子兵法》
7、下图反映中国雅克萨之战胜利场面,当时两次下令进攻沙俄侵略者的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8、"你从盛唐款步走来……,赢得'诗仙'的美誉。你在诗的世界天马行空,留下豪放飘逸;大笔一挥,磅礴气势让天下才子惊叹;执笔一顿,大唐盛世又多一份精彩。"材料中的"你"是
A.
B.
C.
D.
9、下列人物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他的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他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10、“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其经济文化发展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其成就表现在( )
①政治清明 ②国力增强 ③经济发展 ④人民生活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如果把“铁器牛耕的推广”“争霸兼并战争”与“变法强国”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产生
B.奴隶制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统一国家建立
12、春秋时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的是
A. 孟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庄子
13、乾隆、嘉庆时期,考据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儒生们脱离现实,纯学术之探讨,埋头故纸堆中,因而文学创作的复古倾向也更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儒生对朝政不了解
B.文字狱的实行
C.官场的腐败之风
D.厂卫制度的影响
14、唐朝妇女地位较高,并且吸纳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尚武之风盛行,这体现了唐朝社会风气怎样的特点( )
A.开放,兼容并包
B.排斥外来文化
C.国力强大
D.通过和亲促进民族友好
15、被唐太宗称之为可以知得失的“明镜”是指
A.房玄龄
B.秦琼
C.杜如晦
D.魏征
16、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己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出现玉蚕 B.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绢片和丝线
C.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 D.《周礼》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作“妇功”
17、小王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 “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以下会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9、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完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后制作的卡片,请你根据所学知道指出哪张卡片存在错误信息 ( )
A.
B.
C.
D.
20、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是指
A.涿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桂陵之战
D.淝水之战
21、公元前____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公元前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2、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东晋书法家_____被誉为“书圣”,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23、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了(_______)国,都城在(__________)
24、时间:距今约70万—____________万年。
25、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代表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 ) 依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6、下图的人物是________,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___。
27、秦始皇北击匈奴所派的大将是:______。
28、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前,我国南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多个政权,史称“_____________”。
29、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废除了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
30、清代,___________创作《石头记》定稿前80回。高鹗又续写了后40回,题名___________,这部书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命运。
3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都有其主流表达形式,请你为以下各朝代文学作品、作者、主流表达形式等进行正确对应的连线。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席龙飞《伟哉郑和宝船》
材料二郑和的出使远航,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创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团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以及巩珍著《西洋番国志》,分别记录了航行诸国的见闻。《郑和航海图》和郑和的《针位编》,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的资料。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明时期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河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任意两点)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最远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