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临汾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     

A.小王同志,听说你生病了,我代表单位向你表示问候,并请你及早康复。

B.老师批评我们,她的嘴脸虽然严肃,但是她的用心还是好的。

C.“校园之声”广播台本次播音到此结束。老师们、同学们,谢谢收听,再会。

D.志愿军战士弹药即将耗尽,但敌人还在像猛虎一样冲上来。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迫   当/里外连   利多销/势孤力

B.装/打   叱/紫嫣红   无边无/不留

C.磨/耗   遒/殊功节   人才济济/扶危

D.热/针   谪/针时弊   避就轻/积难返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B.线上教学高质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改进教学方法。

C.“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D.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加强国民的生活质量。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尺(zhǐ) 璀璨 风雪途(zǎi) 胜气凌人

B.蛮(hèng) 干涸 弄巧成(zhuō) 莫衷一是

C.雾(ái) 敦实 义愤填(yīng) 格物致知

D.广(mào) 推崇 繁花锦(sì) 振耳欲聋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关雎》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统领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展现了男子对文静善良美好的姑娘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笔之”中“流”“采”“笔”运用之妙。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8)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感伤;不妨借用王勃的诗句:     来表达一种豪放的情怀。(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

(9)现在,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慨叹: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只说他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他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他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这段文字选自元末明初__________著的《水浒传》,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 ,从文中划线句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桌与案》,回答小题。

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③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吗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就掉下去,画被撕破了。如果他在案头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子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

(选自《读者》,有删改)

【1】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桌与案的区别。

【2】第三段中加点词“通常情况下”能否删除,为什么?

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3】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4】很多传统物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如太师椅、红灯笼、青花瓷、紫砂壶、油纸伞、纸折扇……请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填两项。(不要求押韵)

如:彩屏风,分间隔。八仙桌,赛神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写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游历,路途中,我们欣赏到各色的风景,遇到难忘的人和事,心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请以“心底的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补充完整题目;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④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⑤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