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此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B.孟子,名轲,邹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学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闲适。
D.《白杨礼赞》是茅盾的散文代表作,他的小说代表作有《春蚕》《林家铺子》。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不仅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更体现了我国建桥水平的先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和“我国建桥水平的先进”互换位置)
B.她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她为“天使”。(把“热情地”改为“由衷地”)
C.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最新统计,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期间,全行业的快递处理总量突破了20亿件左右。(去掉“左右”)
D.东京奥运会因新冠病毒被推迟到2021年夏天举办,但运动会仍将使用“东京2020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句末加上“的会标”)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kuì退 翘qiào首 殚dān精竭虑 杳yǎo无消息
B.妯娌li 镌juān刻 深恶wù痛疾 正襟jīng危坐
C.猝cuì然 不逊xùn 器宇轩xuān昂 抑yì扬顿挫
D.悄qiǎo然 诘jié责 油光可鉴jiàn 意趣盎àng然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南朝齐梁陶弘景写下了《答谢中书书》,南朝梁吴均写下了《与朱元思书》,北宋苏轼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
B.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其次还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C.《梦回繁华》这篇散文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的律诗,如《野望》《黄鹤楼》《龟虽寿》《使至塞上》……
5、诗词赏析。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脍炙人口,请作赏析。
6、填空。
(1)《三峡》一文选自《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_________和湖北_________之间。
(2)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3)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关于毛泽东,我可以单独写一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着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从这样丰富的未经利用、不为人知的材料中,我怎么能够用寥寥数百字把这个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家的故事告诉你们呢?我不想做这样压缩的尝试。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要了解中国国内动向的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我以后还要根据他所告诉我的情况,把他个人历史的那个丰富的激动人心的纪录写进本书。但是我在这里想要谈一些主观的印象,还有关于他的令人感到兴趣的少数事实。
首先,切莫以为毛泽东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但是我并不像宣布历史的判决。同时,除了他的政治生活以外,毛泽东作为个人也是一个使人感到兴趣的人物,因为,虽则他的名字同蒋介石一样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可是关于他的情况却很少知道,因此有着各种各样关于他的奇怪传说。我是访问他的第一个外国新闻记者。
毛泽东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着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报上正盛传毛泽东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的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
(1)以上文段节选自美国著名记者____的纪实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统区出版,曾易名为《___________》。
(2)关于毛泽东的神奇传说很多,包括:“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请联系选文,说说这一传说具体指什么。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①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②祖母望看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③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④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⑤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⑥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⑦祖父和祖母结婚一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看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⑧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等你的娃儿吗?”
⑨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⑩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①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⑪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⑫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尽管在她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穷,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⑬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发生。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劈哩啪啦全毁了。
⑭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⑮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⑰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⑱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⑲这是祖母的哲学。
(注释)①典当:就是要以时物作质押,有偿有期借钱的一种行为。
【1】祖母的“苦”主要表现在哪三件事情上,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的内涵。
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⑯段画线的句子。
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一点儿声响来。
【4】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何好处?
9、文题:
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难忘的经历,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了当初的想法或做法。
请以“我不再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