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白银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风景优美、安全舒适的东湖绿道的开通,成了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B. 322日上午,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上厕所时发生踩踏事故,造成2名学生死亡、20余名学生受伤的惨痛教训。

C. 近期,打造“长江中轴文明景观带”、建设“长江新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D. 发生踩踏事件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细思量会发现,该学校的安全管理实在是漏洞百出。

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 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峰塔位于古都安阳,洹水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峰塔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为伞状形式,世所罕见。

①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两米的承台上,八角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

②整体为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平面呈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圆券门,每层周围有通风窗

③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④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一层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

⑤文峰塔独具特色,拥有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塔刹属藏式喇嘛塔

A.⑤②④③①

B.⑤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⑤

D.②⑤④③①

4、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文言文填空

(1)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鲁直左手执卷末,____________________。(魏学洢《核舟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⑴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海水层,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潜艇的探照灯射出十分清楚的亮光,在水下黑暗的地方,可以指示我们回到潜艇上去。海底岩石上铺着最美丽的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我首先就被这种特有的景象怔住了。

这段文字节选自凡尔纳的小说《________》,文中的“我”的名字是________

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曾说:“老舍的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

请仿照示例,从《骆驼祥子》一书中再选择一位人物作介绍。

示例:小福子牺牲自己,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她很无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列有关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

A.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红岩》塑造了江姐、许云峰、余新江等一批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形象。

B.《创业史》讲述了以郭振山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坚持互助互帮,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的故事。

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主要探讨了爱和拯救、忠诚和背叛、善恶共生等话题。

D.在《基地》中,年轻的数学家盖尔来到银河帝国的中心川陀,他希望加入哈里谢顿博士的研究计划,却被谢顿告知川陀将在三个世纪之内变成一团废墟。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回答问题。

扁担

李汉荣

①人们都知道扁担,是用于挑水、挑货物的。但是,还有一种扁担,严格一些就不能叫扁担,应该叫“尖担”,是过去乡里人挑柴用的。它形状类似扁担,但两头是尖的,所以叫尖担。为什么两头要削尖?那时上山割柴,柴用草绳、棕绳或藤条捆成两捆,两头尖的尖担各扎进一个柴捆,然后翻山越岭就挑回家。有时农民也用尖担挑稻草捆、挑玉米杆捆,等等。几十年前山上还有不少狼和熊,割柴采青的乡亲经常遭遇它们的袭击,这两头尖的尖担就成了防卫的武器。

②我小时候也随父亲上山割过柴,采过青,使用的就是这种尖担。第一次从几十里外的大山把柴挑回家,父亲特意用秤称了重量,是五十三斤,当时我才满十三岁。以后挑回家的柴就增加到六十多斤,七十多斤,八十多斤,在我快满二十岁的时候,挑回的柴曾经达到一百二十三斤。那时候我就很高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有“成就感”。那时候人很单纯,读一本有趣的书,就快乐得像神仙;挑一担山柴回家,就自豪得像个英雄。那时候用的工具,比如这尖担,是这么朴实单纯,就像厚道纯朴的乡亲。一根憨厚的木头,斧头劈几下,刨子推几下,两头削几下,就憨憨地来到乡亲的肩上,来到我幼稚的肩上。一根木头,一根尖担,最早来到我单薄的肩上,最早认识了我单薄的青春。如它的单纯一样,那时我的快乐和忧伤也是那样单纯。

③我还记得,我肩上的第一层茧是尖担磨下的,当时有些痛,还骂过尖担。想不到,它送给我的这早年的礼物,一直保留到现在,此刻我放下笔,将两只手放在肩上,同时摸到了左右两肩,那稍觉厚硬,稍觉疼痛的地方,就是茧,就是尖担送给我的纪念。

我用过大约五六根尖担,最后一次用尖担上山割柴是一九七八年二月。刚立春不久,我已收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欣喜是难免的,但我没有忘记我的老朋友——我的尖担,我自小爱读书,爱劳动,爱那憨厚的尖担。虽然割柴、采青,重量压在肩上并不轻松,甚至很累,但我喜欢那种感觉:柴的忧郁,有点像中药的味道;草的碧绿,扑面而来的全是山野的清香。有时候挑着柴担走在山路上,竟有两只鸟歇在柴捆上啄理翅膀,扑腾着陪我一程;蝴蝶、蜜蜂、蜻蜓也常常是我不期而遇的朋友,它们追着我的柴担、草担飞行,好像我是就要远行的春天,或者,它们以为是我挑走了山里的一部分春天。有时,我也学着乡亲们,在山顶上或山峡里吼一些很野很野的调子,唱几支很老很老的山歌,就听见山鸣谷应,群山互答,百鸟联唱。那时,真有一种宽广、亲切、伟大的感觉,真想从内心里向人世、向大自然致意:人活着真好啊,活在劳动中真好啊,活在天地间真好啊。所以我在上大学的前几天,特意扛着尖担上山割柴。我想好好看看那些亲爱的山,亲爱的水,亲爱的树木,亲爱的花草,亲爱的白云,亲爱的鸟儿。我想与我的老朋友,我亲爱的尖担,在一起多呆些时候,再挑回两肩白云,再挑回一担山色,深深地珍藏在记忆里。

⑤遗憾的是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割过柴,采过青了,也就再没有用过尖担。于今想来,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我也就开始疏远土地、疏远劳动、疏远大自然、疏远了人的生命里最珍贵最深切的感受:与万物肌肤相亲、血脉相连。我真想再见到当年用过的尖担,把他紧紧抱在怀里,说一声:老朋友,我想念你。然后仔细凝视他沧桑的面容,从他的皱纹里,找到我肩膀的印痕:贴紧鼻子,会嗅到他木质的微香气息,会嗅到它收藏的山野的气息、柴的气息、草的气息,一个少年单纯的汗的气息。

⑥“放下尖担,就打卖柴的”,是我故乡的一句俗语,告诫人不要忘了根,丢了人的本份。我想我应该感谢尖担:虽然放下了那根木头的尖担,但肩膀上从来就扛着别的尖担,挑着有限的一点知识,挑着不大的一点本事,有时也挑一点责任,也挑一点道义,也难免挑一些麻烦和遗憾,在看不见的地方磨下硬茧硌下伤痕。试看茫茫人海,在世界的大街上,谁的肩上不扛着一根或若干根隐形的尖担,挑着一担岁月,挑着一些苦乐,挑着一点欲望,经营自己?

(选自《点亮灵魂的灯:李汉荣散文精读》)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

(2)为帮助同学们完成题为“李汉荣语言风格”的研究性小论文,老师提供了下列提纲,请你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李汉荣语言风格探究

语言清新富有韵味

柴的忧郁,有点像中药的味道;草的碧绿,扑面而来的全是山野的清香。

①此句妙在何处?

运用排比反复渲染

A我想好好看看那些亲爱的山,亲爱的水,亲爱的树木,亲爱的花草,亲爱的白云,亲爱的鸟儿。

B贴紧鼻子,会嗅到他木质的微香气息,会嗅到它收藏的山野的气息、柴的气息、草的气息,一个少年单纯的汗的气息。

②请任选其中一个句子,加以赏析。

细节清晰追寻情味

我用过大约五六根尖担,最后一次用尖担上山割柴是一九七八年二月。

③“我”为何对数目和时间记得如此清晰?

(3)文中“尖担”一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思,请谈谈你的理解。

(4)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一些散文编入民俗单元,作为拓展阅读。你觉得本文可以编入这一单元,请借助单元前言,说说推荐的理由。

第一单元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   让我回味无穷”(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