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云浮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

B. 张老师又获奖了,其实,谁也不会否认张老师的讲课水平不是出类拔萃的。

C. 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足球比赛的人数比上一次几乎差不多少了一倍。

D.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移动时代,手机屏幕成为大众沟通外界、获取知识。

B.一大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犹如璀璨的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中。

C.中国医疗队与桑给巴尔人民间的深情厚谊如同弥漫山野的丁香花,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D.2020年监测显示,全国有六成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不足2小时左右,这是影响视力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位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

B. 罕见雪灾袭向神州大地,一个个雪中送炭的场面立马再现。

C. 就目前而言,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地方间跨流域调水也变得屡见不鲜。

D. 这虽是几句无稽之谈,但他听后却很高兴,拼命地钻研《美国十大富豪传》,找发财致富的门径。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燎原   瞳仁   消声匿迹   草长莺飞

B.辐射   斡旋   海枯石烂   戛然而止

C.弥漫   喧嚷   人情世故   辗转反侧

D.怠慢   脑畔   天衣无缝   叹为观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雾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结合诗词内容,具体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早行”之“早”的?

2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与“啼鸟两三声”一句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A.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B.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馨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4)《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贺《雁门太守行》声色两面勾画一幅激烈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班级开展了“走进家书世界,感受亲情殷殷”为主题的《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①……这几天这里为了防台防汛,各单位各组织都紧张非凡,日夜赶着防御工程,抵抗大潮汛的侵袭。据预测今年的潮水特别大,有高出黄浦江数尺的可能,为预防起见,故特别忙碌辛苦。长江淮河水患已有数月之久,非常艰苦,为了抢修抢救,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同时又保全了多少生命财产。都是些英雄与水搏斗。听说水涨最高的地方,老百姓无处安身,躲在树上,大小便,死尸,脏物都漂浮河内,多少的党员团员领先抢救。筑提筑坝,先得打桩,但是水势太猛,非有一个人把桩把住,让另外一个人打下去不可;听说打桩的人,有时会不慎打在抱桩的身上、头上、手上或是水流湍急就这么把抱着桩的人淹没了;光是打桩一件事,已不知牺牲了多少人,他们都是不出怨言的那么无声无息的死去,为了与自然斗争而死去。许多悲惨的传闻,都令人心惊胆战。

②牛家的大妹,不久就要出发到淮河做卫生工作,同时去有上千的医务人员,这是困苦万状的工作,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你想先是饮水一项,已是危险万分,何况疟疾伤寒那些病菌的传染,简直不堪设想。

③我看了《保卫延安》以后,更可以想象得出大小干部为了水患而艰苦的斗争是怎么一回事。那是一样的可怕,一样的伟大。(好像楼伯伯送你一部,你看过没有?)我常常联想起你,你不用参加这件与自然的残酷斗争。

幸运的孩子,你在中国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不要忘记了祖国千万同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尤其要想到目前国内生灵所受的威胁,所作的牺牲。把你个人的烦闷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一齐割舍干净。

也是你爸爸常常和我提到的。我想到爸爸前信要求你在这几年中要过等于僧侣的生活,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重要了。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爸爸一再说你懂得多而表现少,尤其是在人事方面;我也有同感。但我相信你慢慢会有进步的,不会辜负我们的,我又想到国内学艺术的人中间,没有一个像你这样,从小受了那么多的道德训练。你爸爸花的心血,希望你去完成它;你的成功,应该,应该是你们父子两人合起来的成功。我的感想很多,可怜我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节选自《傅雷家书·1954~1958年·公月十六日*》)

(1)第①-②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2)第④段中父亲为何称儿子为“幸运的孩子”?

(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这”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4)联系整本书阅读,解释第④段中“个人的烦恼”指的是什么?父亲为何说这是“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猪年趣谈

①今年是猪年,自古就有“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富有吉利”的美谈。可是,猪在中国主流文化中,丝毫没有什么地位:猪丑陋懒惰浑身肮脏不堪;猪肉在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备受歧视,难登大雅之堂;别说猪的成语,就是关于猪的寓言,描写猪的诗句,也是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有个猪八戒的艺术形象,也成了好吃懒做的代表;就是在十二生肖中,猪也是排行最后一个,猪的地位真是尴尬。

②难道说,猪真的就是肮脏、懒惰、丑陋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但凡有点历史、文化储备或者 生活常识的人都会否认这种偏见。

③猪表面上观察比较肮脏,主要是它忌热的原因。据专家研究,猪圈内一旦温度升到摄氏48度以上,它们便会在猪圈内胡来蛮干了。于是乎,温度越高,它们就会变得越发肮脏。

④猪是农耕社会人类的忠实伙伴。自然科学家赫森说:“猪不像马、牛、绵羊、山羊那样鲁莽,天不怕地不怕;不像鹅那样满怀敌意;不像猫那样屈尊俯就;也不像狗那样摇尾乞怜。”猪长着一 副圆圆的、胖墩墩的憨厚相,吃了就睡,饿了就吃,对人类所给予的不计较,能忍受,显得老实本分。因此,厚道、忠诚成了历书上赞美猪的代名词。

⑤作为家猪,它不但憨厚老实、安分守己,而且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成为农民的“聚宝盆”:它全身的每一个器官,从头到尾,都是人们百吃不厌的美食。

⑥就拿猪肉来说,就是高尚的食物。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因为肉味使人齿颊留香。猪肉之好吃,并非随便煮就行,而需靠烹调功夫。宋代杭州太守苏东坡最擅长做红烧猪肉,后人称之为“东坡肉”而留传迄今。苏东坡还有一首自解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煮火,少煮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可见他对 猪肉的煮法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⑦在中国文化中,猪还有许多寓意和象征。

⑧在上古的时候,猪的文化意义根本就不含任何贬义,相反,猪是衡量勇敢的尺码。不但“家”的含意是在房屋内养猪,就连当时的社会活动,也以与猪有关的事为中心,例如“事”甲骨文像双 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量,如“敢”字,有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那么不能捉猪便为怯懦。而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于是猪又有了“勇往直前”之 意。

⑨据传自唐代开始,殿试及格朱笔题名,因“朱”与“猪”,“蹄”与“题”谐音,每当那些已列为贡生读书人赴省进京赶考者,亲友便赠红烧猪蹄,预祝“朱笔题名”。后来,这种习惯逐渐 扩大,便有了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的习俗,因为火腿是用猪蹄烤制而成的。民间还认为“肥猪拱 门”吉祥,肥猪俨然成为一个传送福气的使者,所以有俗语说:“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⑩民间文化里,猪还象征着财富和生育。象征生育容易理解,猪一窝生十来个不是稀奇事;象征财富,则因为猪在农业社会是农家重要财产,而在现代社会,或许因为猪长得富态,体态似有钱人罢了。

猪对于国人贡献很大,吃完肉骂猪,显然是不道德的。而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猪,二师兄恐怕也挑不起这副重担。

(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从哪些方面谈“猪”的?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谈谈第⑥段画线句。

(3)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说说第③段加点词有何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近段时间,有学生因为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导致成绩下降,为此,某中学决定举行“拒绝手机,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请你以此写篇演讲稿吧。

要求:①有明确的观点和事例;事例要能支撑观点;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若要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A、B、C……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