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玉林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摘录的语句中,最能反映了傅雷在艺术修为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的一项是(     

A.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B.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C.个人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辆高速行驶的货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 学校狠抓后勤管理,防止学生校园食品中毒事件不再发生。

C. 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血汗修建的皇家园林。

D. 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钢笔、手机等其他证件。

3、【音形辨析】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易错字音]①斡旋(wō) ②冗(rǒng)杂 ③两栖(qī)

[形近字]④蓦然 ⑤思蓦 ⑥帷幕

[多音字]⑦龟(jūn)裂 ⑧连翘(qiào) ⑨幽悄(qiǎo)

[成语]⑩草长莺飞 人情事故 大彻大悟

A.③⑤⑧⑩

B.②④⑨⑩

C.①④⑦

D.②⑥⑨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hàn)  样(mú) 齿动物(niè)   痛绝(wù)

B. 笑(xī) (zhì) 止渴(jiù) 广无垠(mào)

C. (lái)  (shǒu)猎 众目(kuí)睽 目光(shuó)灼

D. 尺(chǐ)  (pēi)   押韵(zhā) 藏污纳(ɡòu)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填空。(10分,每空2分)

山光悦鸟性,

忽如一夜春风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指的是   。这首曲中, 抒写了   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昆虫记》选段,回答问题。

人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许多时候,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法布尔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选文介绍______的过程,突出它________特点,其文学性表现在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班级举行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作为演讲素材,请你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选自姚雪痕《低碳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千瓦时)x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升)x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x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到1000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x(千米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千米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x0.139.

(选自2009年12月10日《中国环境报》)

【材料二】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

(选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三】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眼底色。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研发“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延庆赛区竞赛场馆完工的同时,生态修复也接近尾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尽显其中;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作为造雪用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人们在尽享冰雪运动无穷魅力的同时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除此之外,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也在如期推进,让环境友好的理念扎根生活。

(选自《冬奥效应,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

【材料四】

生活图景一:唐代邛窑生产的省油灯是灯盏中的一种,它由瓷器制成。省油灯初看与普通灯盏没大的区别,但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圆嘴,用来向夹层中注水。在夹层中注入冷水以降温后,可省一半的油。

生活图景二: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此“凉屋”堪称既绿色又环保。

生活图景三:在古代社会,交通只有水陆两路,除了安步当车以外,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轿、船以及马、驴等牲畜。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演讲内容要准确。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排放都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在平常生活中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关注行为方式,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B.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科技创新成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亮点之一,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C.低碳生活的理念早已在中国古代社会提出,古人出行只有水陆两路,这也导致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D.低碳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势必会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是摆在我国社会发展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2)演讲思路要清晰。请你围绕“低碳”话题,整合以上材料,补全演讲主体部分的提纲。

(3)演讲要有针对性。本次演讲的听众是中学生及其家长,其中一个内容是向他们发出“低碳细节我落实”的倡议。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针对听众身份,向他们各提出一条具体的低碳举措。

①对中学生:

②对学生家长:

(4)演讲要有感染力。本次演讲打算引用一首诗来调动听众情绪,加深听众印象。请你从下面两首诗中推荐一首,按要求完成任务。

[甲]

山中景

[元]释英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乙]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我推荐①_____诗,因为诗中有这样的“低碳”场景;②_____。引用这首诗我希望听众能感受到诗人这样的心情(结合相关诗句分析);③_____

(5)为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演讲活动,校广播站要向同学们科普“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低碳生活”的概念、内容、意义等方面为广播站的同学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讲究说明顺序,100字左右。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亲爱的同学,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现在,请你重温佳作,将你在书中看到的最令你触动的东西书写出来,分享给你的老师同学。

请以“那本书,让我看到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