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银川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写下一篇篇宛若投枪和匕首的文章,至今读来依旧振聋发聩

B.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直播同样不能成为藏污纳垢的“垃圾桶”。

C.同学们上完体育课,依然个个精神抖擞、筋疲力尽的样子。

D.国家主席习近平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发表了新年贺词。

2、用典是古诗文常用的手法,下列选项中运用典故的两项是( )

A.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C.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 几个学校的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D.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足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4)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把(文天祥《过零丁洋》补充完整。

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填空。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恐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这里的“我”是________,他一反常规,用________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他的名著《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赢得了“______________”的美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拓展阅读

中国青绿山水画的绝响

董强  刘峰

群山涌动、重峦叠嶂、碧波万顷、绵亘千里,一幅江山层林尽染的宏阔画卷,引来无数观赏者比肩接踵排队数小时只为一睹真迹。2017年9~12月,《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往日深藏宫内被帝王把玩的稀世珍品,在故宫博物院内面向公众展示仅仅4次。那么,这幅与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赵伯骕的《万松金阙图》齐名的不朽之作,究竟蕴含了多少魅力?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之作,王希孟创作此画时年仅18岁。政和三年(1113),在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下,王希孟仅用半年时间就告罄杀青,后世称誉此画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为绢本画卷,青绿设色,全画长约1191.5厘米,高约51.5厘米,是宋代流传至今最长的山水画卷,也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继承和发展了唐代青绿山水画技法,工笔细腻.意境悠远,力求在青绿色中寻求变幻,谋求古意与创新兼备,实景与想象并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画貌。卷作秉持徽宗推崇的“丰亨豫大”审美观,将“借画喻世”的功效在山水画中展露无疑,代表了宋代青绿工笔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千里江山图》整幅画卷展现出一幅完整的千里江山壮阔美景,山水间点缀有屋舍村落、桥梁渡口、寺观塔刹、楼阁亭榭等,绘有行旅、幽居、捕鱼、观瀑、游玩等各式人物场景。画作在布局上采用三段式构图法,在章法中穿插有三个主要段落,每段又有起承转合的变化,自然衔接之处蕴含“起伏、缓急、高下、虚实、明暗”等各种形式,极富节奏感,形态错落有致。全卷将景物大致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之间或长桥相连,或流水沟堑,远观则山水连为一体,近看则独木成林,意图烘托“人在画中游”的艺术效果。全卷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等创作手法,旨在突破时空局限,将“浓郁厚重与轻淡空灵”“严实紧凑与疏松敞阔”等不同节奏融会贯通,并巧借“岗阜幽壑、飞瀑激流、亭台水榭、寺观庄院”等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王希孟用七大组群山构图,每组都将主峰和诸多辅峰组合起来,宛若一座座仙岛矗立于江畔。七组群山泾渭分明,正如北宋宫廷山水画家郭熙所言,“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以君臣上下也”,恰似高潮迭起、亢奋优雅的协奏曲,节奏感十分鲜明。

青绿色是《千里江山图》的主色调,采用大青绿手法,相较于小青绿而言用色凝重,所用颜料主要取自矿物质中的石青和石绿。此种染料,色阶丰富,经久不褪,色泽鲜丽而不浮艳,一片绿郁葱葱.苍翠欲滴之感。王希孟以淡色渲染晴空和水面,在山涧和巉岩处露出绢本底色,显现出宿雨之后的曙色,欣愉之感油然而生。

全卷设定在初夏雨霁之晨的时节,画中瀑布高悬,溪山泉涌,鱼肚白晨,满山吐翠,显露出一场被暴雨洗礼过后的万千景象。晨起的人们开始忙碌,山下的人们开始劳作,平江待渡、亭桥观流、扬帆远航、双舟起网、江上渔隐,还有樵夫下山、看管水车、空堂独坐、洒扫庭除、客堂清话,将优游闲适的乡村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中人物仅有毫厘之别,皆用矿物颜料和白粉点缀,颇为鲜明突出。卷中的台榭楼阁、桥亭、书院、寺观、磨坊、村落、船舶等错落有致,与山川和谐一体,数百个局部图景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巨幅山水画立轴,视觉冲击强烈。霎那间,长桥卧波、林峦书院、山坞楼观、松涛藏扉、栈道悠远、草桥通幽、柳浪渔家、高台望川、临溪草阁、平沙泊舟由静生动,展现出《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境界。

  2018年03期《百科知识》有删改

1请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2请说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千里江山图》为绢本画卷,青绿设色,全画长约1191.5厘米,高约51.5厘米,是宋代流传至今最长的山水画卷,也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2)卷中的台榭楼阁、桥亭、书院、寺观、磨坊、村落、船舶等错落有致,与山川和谐一体,数百个局部图景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巨幅山水画立轴,视觉冲击强烈。

3赏析加点词语

(1)卷作秉持徽宗推崇的“丰亨豫大”审美观,将“借画喻世”的功效在山水画中展露无疑,代表了宋代青绿工笔山水画的高水平。

(2)青绿色是《千里江山图》的主色调,采用大青绿手法,相较于小青绿而言用色凝重,所用颜料主要取自矿物质中的石青和石绿。

4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千里江山图》的魅力。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我依然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作文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书写工整,字迹美观可加2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