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出土墓殉葬品多达1400多件,仅青铜器一项就有400多件。其中有一方鼎高82厘米,仅次于同一朝代的司(后)母戊鼎。据此推断,该墓修筑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战争更加频繁,战争的规模明显扩大,发生过许多著名战役……下列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战役的相关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①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②马陵之战——“减灶之计”  ③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④阪泉之战——“黄帝与炎帝”  ⑤淝水之战——“前秦与东晋”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

3、青铜时代,因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以下哪一时期(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次分划给其子弟作为侯国。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使诸侯王拥有实权

B.抵御匈奴南下侵扰

C.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D.加强中央集权

5、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于是发生了(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6、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舜

B.炎帝黄帝

C.黄帝禹

D.舜禹

7、“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为佐证,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对我们理解商朝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有很大帮助的文字是

A.小篆

B.甲骨文

C.隶书

D.行书

8、“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的元谋人距今约

A.170万年

B.20万年

C.3万年

D.6000年

9、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说明两人都主张(     

A.通过改造儒学以维系统治

B.统一思想以维护国家稳定

C.厚今薄古以加强君主专制

D.实行德治以实现长治久安

10、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B. 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C. 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D. 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1、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   )

A. 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 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C. 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 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

1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13、“至元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是

A.云南地区

B.西藏地区

C.辽阳行省

D.岭北行省

14、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B.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C.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才正式完成

D.成吉思汗在位时陆续灭掉其他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15、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其目的与下列哪一事件类似

A. 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B. 楚汉相争,得民心者得天下

C.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D. 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1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7、20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先生深受中国思想影响,他曾引用过中国某位思想家的一句名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

A. 韩非子   B. 孔子   C. 荀子   D. 老子

 

18、1949年10月1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A.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

B.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2016114日在京闭幕,明确今年要确保实现不敢腐的目标

强化不能腐、不想腐。回眸历史在秦朝具有监察职责的官职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县令

 

20、辛亥革命时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实现了民主共和

B.终结了君主专制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伐军总司令是__________

22、东晋画家________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国》和《洛神赋图》。

23、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为了巩固______,稳定________,吸取____________

24、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取经,10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2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商业区,市为居民区。

错误   改正

26、“文景之治”这种治世现象发生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史实。

(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2)北宋时期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体现了当时商业的繁荣。

(3)元朝设置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明朝李时珍编著的《 》丰富了我国的医药学宝库。

(5)清朝设置 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8、916年契丹首领 ________在上京建立了契丹国。

29、战国七雄是指齐、楚________、燕、赵、魏、韩这七个势力较强的诸侯国。

30、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史称西周。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写出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