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寻找先帝
B.宣扬国威
C.和平交流
D.侵略扩张
2、“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3、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打制石器的使用
B.磨制石器的使用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青铜器的使用
4、古代以“卷“册”称书籍,多因书契多以绢简为纸,后来蔡伦改进造纸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下列对造纸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造纸术最早产生于东汉 B. 造纸术推动儒学思想的传承
C. 张骞传造纸术于西域 D. 造纸术促进罗马帝国的兴起
5、“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 贾思勰
B. 刘徽
C. 祖冲之
D. 郦道元
6、某导游向游客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他的下列介绍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C.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7、以下是王伟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一组文物图片。据此推断,王伟同学研究的主题应是( )
A.悠久发达的农业文明
B.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C.繁荣活跃的学术思想
D.开明开放的外交胸怀
8、西周与夏、商两朝相比,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国土而推行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皇帝制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出现的朝代和地区分别是( )
A、南宋、临安 B、北宋、东京
C、北宋、四川 D、南宋、广州
10、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隋朝的统一
D.隋朝的灭亡
11、如图所示②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2、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部分示意图,在□处应填入( )
秦→西汉→东汉→三国→□→南北朝
A.两晋
B.春秋
C.战国
D.西周
13、年代尺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如图年代尺中方框处应填入的史实是( )
A.隋朝建立
B.唐朝建立
C.元朝建立
D.明朝建立
14、霍去病病逝后,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功劳,命令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这主要是他曾在此
A. 大败匈奴
B. 为牧民治病
C. 植树造林
D. 放羊牧马
15、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光辉的人生篇章。下列人物与作品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孟子﹣﹣《道德经》 B.顾恺之﹣﹣《缀术》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王羲之﹣﹣《女史箴图》
16、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
A. 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 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 线条优美,活泼传神
D.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7、“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的部分歌词,其中的“东瀛”指的是今天的(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18、《史记》记载长平之战:“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出动精锐并亲自参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秦将白起)。武安君……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这说明长平之战的特点是( )
A.交战区域广
B.战术高超
C.持续时间长
D.死亡人数多
1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下列结束西晋末年以来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20、“人口多达百万,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这里描述的城市最有可能的是
A.陈朝都城建康
B.隋朝东都洛阳
C.唐朝城市扬州
D.宋朝都城东京
21、(1)公元前771年,西周被________族所灭;316年,西晋被________人灭掉。
(2)________年,西汉建立;________年,西晋建立。
(3)东汉定都________;东晋定都________。
(4)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5)三国时期的__________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南北朝的_________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22、归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 时期 | 成就 | 意义 |
造纸术 | 西汉 | 发明 | 便利了书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
东汉 |
| ||
印刷术 | 隋唐 | 雕版印刷术 |
|
北宋 |
| ||
指南针 | 战国 | 司南 |
|
宋代 | 罗盘(指南针) | ||
火药 | 唐 | 发明 | 使作战方式发生转变;推动欧洲社会变革 |
| 广泛用于战争 |
23、公元前138年,________出使西域。此后汉朝与西域的往来日益频繁,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线,被称作________。
24、军机处的设立,使_____进一步强化。
25、唐朝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___和___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6、12世纪统一蒙古各部的是 __________ ;建立元朝的是 __________ 。
27、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东汉中后期出现的政治局面是________________。
28、表现: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9、公元前209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383年爆发的________是我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30、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东晋书法家_____被誉为“书圣”,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31、如图是战国形势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依据地图,将图中A、B、C、D与相对应的诸侯园的名称用线条连接起来。
(2)请据地图,写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一例。
32、列举辽,北宋,西夏,的建立者及民族分别是什么?
3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
——《韩非子》
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材料一反映什么政治制度开始了?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齐、楚、秦、晋等诸侯国是因为什么制度形成的?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春秋时期政治形势出现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给当时的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