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淮南市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马说》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撰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处是:“学而不厌,huǐ)人不倦,何有我哉!”

B.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huǎng  hū)在那香气四)的梨花林里步。

C.我只是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D.但是在这白雪皑皑ái ái)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②新的赶考路上,年轻干部要锲而不舍、 (A孜孜不倦 B持之以恒),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接续为民奋斗。③要以坚定不移的“为民初心”、永不停歇的“服务脚步”、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④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新业绩,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A.语段中“江山就是人民”“奋勇前进”“坚定不移”,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B.②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孜孜不倦”。

C.③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的逗号改为顿号。

D.①句中“创造”“更加”“绚丽”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副词、形容词。

4、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序后分别填入下面横线处,和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兰花和牡丹不同,兰花象征着隐逸的美,因为它常常生长于多荫的幽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它便成为不与凡俗为伍的君子以及真友谊的象征。

①可是当人们欣赏它的时候,这香是多么飘逸啊

②据说它有“孤芳自赏”的美德,不在意人们看不看它,而且极不情愿被移植到城市里去

③而且,它的香味又是很微妙的,似乎并不故意要去取悦任何人

④所以,我们常常称美丽的隐逸的少女,或隐居山中鄙视名利权势的大学者为“空谷幽兰”

⑤如果它被人们移植到城市里,它必须顺自然的本性生长起来,否则便会枯萎而死

A.③⑤①②④ B.②⑤④③① C.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③⑤①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尤其是“__________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对“争”字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现代诗歌填空

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是美国记者______的不朽著作,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作者以“红星照耀中国”为题有什么好处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现代文阅读

轻放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他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

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阅读全文,文章写了有关父亲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

(2)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

3文章主要写“父亲”,却用大量的笔墨写“我”,有什么作用?

4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同学们,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美景,能陶醉心灵;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一本好书,一段佳话,一段历程,一次洗礼。

请你以“我的好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①内容切记笼统、空泛;②语言要富有感染力;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