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B.规定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C.在地方设县
D.使用圆形方孔钱
2、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春秋五霸,其中位于山西的是
A. 秦国
B. 魏国
C. 齐国
D. 晋国
3、中医药被看做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贾思勰
4、下列史实能体现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是
A.鉴真东渡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
D.达·伽马远航
5、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 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C. 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 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6、商鞅变法对秦国最大的影响是( )
A.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B.军队时期战斗力大大提高
C.封建制度得以建立 D.修建了两大水利工程
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消灭了地主阶级,巩固了政权。这场斗争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开国大典
D.一五计划
8、由于打了败仗,宋神宗想要处死一个后勤文官,但遭到当时宰相的拒绝,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这反映当时宋朝
A.武将受到多方牵制
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读书风气非常浓厚
D.士人受到普遍尊重
9、“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这首儿歌是描述下列哪一事件的
A. 戚继光抗倭
B. 岳飞抗金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平定准噶尔部
10、隋朝灭亡、唐朝灭亡、元朝灭亡、明朝灭亡,都有一个重要的相同因素,这就是
A.农民起义的打击
B.少数民族的入侵
C.外来国家的侵略
D.内部奸臣的篡权
11、据史书记载,唐朝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财宝;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 )
A. 农业生产发展 B. 商业经济繁盛
C. 对外贸易活跃 D. 经济重心南移
1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代地方行政组织的设置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严明法度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13、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严格考查官吏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用人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如图壁画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哪一事件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人藏
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6、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余杭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
17、袁隆平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被人们永远怀念。两宋时期,具有直接类似贡献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
B.筒车的使用
C.占城稻的推广
D.茶树的种植
18、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某历史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一历史人物是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19、下图是12世纪我国境内的政权形势图。序号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分别是( )
A.辽、西夏和北宋
B.辽、金和南宋
C.金、西夏和南宋
D.金、西夏和北宋
20、公元前206年,□□和□□以荥阳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展开了长达4年的激战。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就源于此,荥阳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象棋之都”。文中“□□和□□”指的是
A.陈胜和吴广
B.刘邦和项羽
C.曹操与袁绍
D.刘备和曹操
21、1662年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839 年 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22、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的序号正确填入空格内:
A战国 B西周 C秦朝 D商朝
夏朝→( )→( )→春秋→( )→( )→汉朝
23、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________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确立。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时李斯等人制定的统一文字:
(2)秦朝时中央政府掌管军事的官职:
(3)秦朝时在地方上建立的制度:
25、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_______。
26、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而争战,史称“________”。
27、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_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__,即今________。
28、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____
29、__________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__________处于北方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它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30、军机处的设立,使_____进一步强化。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32、列举唐朝时期的两个盛世局面。
33、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文明传播)
(1)“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文中所说“打通(陆上)东西方大通道”的中国第一人的是谁?中国的火药和烟火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后,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文明交融)
(2)《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著作。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共同翻译完成前6卷,并定名为《几何原本》。该书奠定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基本术语,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皆使用中国译法,沿用至今。文中利玛窦和徐光启为什么能共同翻译完成《几何原本》?徐光启除译书外,还著有一部怎样的科学巨著?该书有何特点?
(文明之殇)
(3)“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又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为此清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