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某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2、秦始皇和汉武帝统治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分别是:
A.儒家和墨家 B.法家和道家 C.儒家和道家 D.法家和儒家
3、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六朝”的先后顺序是( )
A.东晋一孙吴一宋一齐一陈—梁
B.孙吴一东晋—齐一宋一陈一梁
C.孙吴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东晋
D.孙吴一东晋一宋一齐一梁一陈
4、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有
①《三国志通俗演义》②《牡丹亭》③《西游记》④《水浒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七年级《中国历史(上)》中写道:“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材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
A.制造石器
B.种植农作物
C.使用火
D.保留猿的某种特征
6、“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材料表明了丝绸之路的意义是( )
A.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促进了中外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强西汉政府与外国的政治往来
D.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7、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用的纸要感谢( )
A.张衡
B.蔡伦
C.毕昇
D.华佗
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赞誉的是
A. 云冈石窟 B. 龙门石窟
C. 顾恺之的绘画 D. 王羲之的书法
9、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①兵马俑 ②司母戊鼎 ③甲骨文 ④铁农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他为一统天下,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念,全方位、大气魄的效仿汉族,使北魏从奴隶制迅速转化为封建制。”“他”是指( )
A.秦始皇赢政
B.汉光武帝刘秀
C.晋武帝司马炎
D.孝文帝拓跋宏
11、唐朝时既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是( )
A.洛阳
B.长安
C.临安
D.开封
12、《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 )
A.坊
B.市
C.瓦子
D.夜市
13、西晋末年我国出现了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政治经济发达
B.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C.社会风气奢侈腐化
D.八王之乱相互混战
14、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下列远古居民能够制作彩陶的是
A.半坡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15、七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为研究“半坡居民”搜集材料,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材料出现的是( )
A.
B.
C.
D.
16、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唐朝中外交流:两位高僧:玄奘、鉴真 两种方式:对外输出,对内引进 两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 三种原因:________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进士科的创立 | 导致隋朝成为短命的王朝 |
B | 行省制度的实行 |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
C | “交子”的出现 | 推动了北宋词文化的繁荣 |
D | 军机处的设立 | 君主专制进—步强化 |
A.A
B.B
C.C
D.D
18、“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它追求极致、追求品质。下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该展品是( )
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司母戊鼎
19、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2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21、明朝北京城的中心是_____,它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里面的宫殿楼阁,千门万户,金碧辉煌,气象万千,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2、诸侯争霸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局部兼并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
②消极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3、《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24、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字母及地名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是:
(2)秦长城西起: 东至: 。
25、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其中陶瓷器生产中有闻名中外的________。
26、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__________》。
2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______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战国初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其中瓜分晋国的这三家分别是韩国、______、魏国。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称为——
(2)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献——
(3)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4)元朝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
(5)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6)顺治皇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的封号——
29、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请正确填写民族对应的政权。
( )契丹族 A辽
( )女真族 B吐蕃
( )党项族 C金
( )藏族 D西夏
30、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__________;次年,改国号为______。
31、约170万年前 北京人 建立夏朝
约70万至20万年前 河姆渡原始居民 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约7千年前 炎帝、黄帝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约四五千年前 禹 种植水稻
约公元前2070年 元谋人 在涿鹿大败蚩尤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初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2)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北宋中期力图挽救统治危机的变法——
(4)北宋与辽保持长期和平局面的盟约——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是什么?为改变这种境况,“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 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zī)盛。
——汉文帝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的治国措施。汉文帝和另一位皇帝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3)综上所述,汉朝的繁盛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