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 (kuì) 横渡(héng) 歼灭(jiān) 督战(dū) 锐不可当(dāng)
B.遗嘱(zhǔ) 颁发(bān ) 仲裁(zhōng ) 翘首(qiáo) 殚精竭虑(dān)
C.屏息(bǐng) 悄然(qiǎo) 凌空(níng) 轻盈(yíng) 一着惊海天(zhuó)
D.解剖(pāo) 私塾(shú) 妯娌(zhóu)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又称为《诗三百》。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作品,它和《藤野先生》《社戏》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记叙描写,又可以议论抒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的阅读对象是中低文化层次的读者,目的在于普及科普知识,历以带的内容写得平易近人。
B.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破案过程中明察秋毫,使得一个个悬案水落石出,堪称一代神探。
C. 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D. 长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轿身与两岸的美景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4、对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这首叙事诗通过卖炭翁被剥削、压迫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因此卖炭翁埋怨天气寒冷。
C.诗歌第二节中连用“手把”“口称”“回”“叱”“牵”一连串动词,将“宫使”仗势欺人、凶残霸道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D.诗人在结尾没有直接议论抒情,而是将其蕴含在对情节的叙述中,因此更深沉含蓄,令人深思、回味。
5、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窈窕”在文中的意思是: 。
(2)下列对本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出自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共305篇诗歌的《诗经》。
B.“君子好逑”中“好逑”的意思是好的配偶;“好”读第四声。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比喻手法,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6、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③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④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景物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以“造反者”为题来写周恩来的。周恩来跟工人领袖______________、顾顺章、罗亦农等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工人纠察队,举行____________。
(2)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___”, 作者对很多昆虫都有别号来称呼,例如音乐家——蟋蟀,美丽公主——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烟火里的疼爱
①那日回到家时,天色已晚,舟车劳顿的我很没精神。原想吃点水泡饭就得了,洗洗便睡。
②母亲不同意,她说知道我要回来,白天就买好了饺子皮,下午剁肉做馅儿,晚上包好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饺子,空着肚子的人哪能睡一场好觉?于是,她让我歇着,自己开始忙活。
③虽然一身倦意,但我看着清瘦的母亲端来菜肉馅儿,拿出圆筛子,放上一碗水,摊开了饺子皮,熟练无声地包着饺子,我不再好阻止。灶台旁放着的花茶,那是我过年时带回家给她泡着喝的,常听她说受凉嗓子疼,想着花茶会润喉滋脾。我过去打开一看,还有很多包,就问:“怎么没泡呢?”
④她抬头望了我一眼,继续低头包饺子。“白开水就行了,冲茶多麻烦啊。”“那包饺子不麻烦吗?白开水泡点饭不是更省事吗?”我对她的这种矛盾说法不依不饶。
⑤母亲回道:“你回来了做什么都不麻烦,我一个人哪怕是喝茶都觉得费工夫。”我没有答话,实在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份她觉得理所当然的疼爱,我既心暖又心疼。
⑥平日她一人在家的时候,若不是过节的日子,很少煮肉烧鱼,常常是炒点自家长的蔬菜,烧一个汤便能完成一日三餐。耗费时间精力的,如包饺子、擀面、烙饼之类,她更是不愿意忙的。
⑦可我回来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烟里做各种吃食,从不怕麻烦。回到家的第二个晚上,她捧出田里留的最老的南瓜,切开,打算烙南瓜饼。她笑意浓浓,拍着南瓜给我看:“南瓜越老越香,特意给你留着,做南瓜饼的手艺可是从你外婆那里学来了。”听她得意的语气,我真觉得她好像一个等着被夸的孩子。然而我知道,做南瓜饼耗时费力,光站在灶台边一个个煎就需一两个钟头。
⑧母亲愿意用整晚的时光去为我做南瓜饼,她说每次吃都会想起外婆,每次煎出来都会想是否和外婆曾经为她做的一样。我知道,她是想我以后吃到南瓜饼也会想到她,吃不到就会深深想念,她想将她做的味道烙进我的生命里,念念不忘。
⑨我看着母亲用勺子一点点将南瓜肉刮下来,那逐渐堆砌的南瓜肉儿卷着边,在瓷盆里精致得很,仿佛是艺术品。再将鸡蛋打在南瓜肉里,放上切好的一堆碎葱,然后撒上盐、倒上豆油、添点味精。这时去看瓷盆里的南瓜,大片的黄配上新鲜的绿色,没有被破坏的鸡蛋就像娃娃躺在上面,单单去看,我就觉得世界的幸福应该都汇聚在那里了。
⑩母亲让我起火热锅,她则将面粉散落在南瓜肉里,和配料搅拌在一起。“我们一会儿就可以尝到香喷喷的南瓜饼了,明天中秋节,还可以盛两个放盘子里祭月亮……”母亲站在灶边等着锅热,往窗外看着那轮已经渐圆的月亮,她应该是挺开心的,这个中秋不再是一个人过了。
⑾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母亲在锅边用勺子一个个烙着,锅里的南瓜裹着面粉一点点变得金黄,散发出沁人的香,她的脸上有着满足的笑容,说着一些寻常的话。我添着柴火,时不时跑到她身边,眼馋着锅里的南瓜饼,嗅一鼻子的南瓜香,体会着油烟里的她的快乐。外面的月亮就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
⑿待第一锅的饼熟了出锅,母亲就用筷子夹了一块让我张嘴尝。她常说“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终是孩子”,所以我就真像一个孩子接受着她的宠溺。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
⒀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和清凉。满满一盆的南瓜饼在屋内散发着清香,我们边烙边吃,早就吃不下了。全部烙好后,母亲收拾碗筷,洗刷锅盆,这才发现刮南瓜肉的时候太过用力,手指都划出了小口子,沾水了会隐隐作疼。我说:“给你吹吹吧,再贴上创口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
⒁母亲憨憨地笑着:“忙着做好吃的,一点儿都没觉得。你回来了我高兴,一点儿都不疼。”她身上满满的南瓜香,还有岁月静好的味道,一并让回家的我感到心安。
⒂母亲在,家才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她做的所有饭菜,今生难忘。我会永远记得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带着温暖走过日后的岁月。
【1】文章写的是母亲对我的疼爱,却几次提到外婆,有什么作用?
【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⑨段画线句子。
我看着母亲用勺子一点点将南瓜肉刮下来,那逐渐堆砌的南瓜肉儿卷着边,在瓷盆里精致得很,仿佛是艺术品。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4】以“烟火里的疼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作家莫言说: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反思能让你校准前进的方向,反思能让你吸取失败的教训,反思能催你探寻正确的方法……
因此,面对错误,学会反思,错误会教会你很多很多……
请以“学会反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地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