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脸颊(jiá) 猝(cù)死 炽(chì)热 锃(zèng)亮
B.荫(yìn)蔽 鲜腴(yú) 紊(wĕn)乱 匀称(chèng)
C.狼藉(jí) 雕镂(lóu) 不逊(xùn) 蹒(pán)跚
D.匿(nì)名 濒(bīng)临 滞(zhì)留 篱(lí)笆
2、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王维,与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并称“初唐四杰”。
B.“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分别是记事、记景、记物的文章。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D.《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写给张丞相的一首投赠诗,意在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①到了北雁南飞的时候,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②接着,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③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④气温渐渐升高,骄阳似火,植物开始孕育果实了。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其中修改有错误的一项是( )
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或“以上”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提升”
5、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2】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妙处。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3)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5)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像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复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废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选自朱自清著《经典常谈》)
【1】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2】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你可千万别像你爸啊
刘墨闻
①每次给我妈打电话,听她数落我爸是一个必须的程序,按照我家惯例,我妈先是把我爸最近做得不对的地方添油加醋说一番,然后郑重地警告我:“你可千万不能像你爸啊,他太倔,太硬,做人啊要活泛一点。”
②记得儿时有一次陪我爸在单位开会,走程序的事比较多,我爸很烦这样的会,就抱着我在后排看《二战史》,爷俩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然后有个领导不开眼,叫我爸总结一下最近的工作内容,我爸拍拍屁股说:“最近挺清闲,没什么事,就是喝喝茶水嗑嗑瓜子。”
③周围一圈人捂着嘴偷笑,我爸搞不清楚状况,茫然四顾。领导皱了皱眉,又问:“就没有一些具体的工作内容吗?”我爸不耐烦了:“有啥具体内容?茶是龙井的,瓜子是五香的,我总结完了。”
④就是这么个直肠子,到处当好人,却到处得罪人。
⑤我妈有时希望他会察言观色,会见风使舵。这样或许也能在企业里混出个样来,可是这些年过去了,他还是学不会溜须拍马,也学不会阿谀奉承。好就是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的喜怒哀乐全都挂在脸上,没有一个成熟男人该有的“世故”。
⑥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疯狂地爱上了漫画、足球和小说。很长时间都稳坐全班倒数第一的“宝座”。开家长会我妈嫌我不争气,一般都派我爸来。我爸也比较镇得住场面,来了看一眼成绩单的最后一名的我多少分,随手就把成绩单放进兜里回去给我妈验收。
⑦当然也有不少挨揍的时候,比如我偷了化肥厂的尿素撒在了姑妈家的菜园子里,比如我踢碎了邻居的玻璃第一反应是逃跑……
⑧现在想想,在我最叛逆的那个年代,我打电动他不管,上网吧他给我钱,考试成绩他很少过问。但是那些违反他做人原则的事情,他却从不让步,我不知道这是他独特的教育方式,还是这就是他的处事态度。
⑨后来我离开家,融进大学生活,尽管离家很近,却很少回家。
⑩大一放寒假回家,有次家里吃火锅,我和我爸去买菜,走路的时候我步伐快了点,他跟着我走急了,累得气喘吁吁,我故意放慢点,他强调着说是昨晚没睡好。
⑪快到家附近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我爸开始加快步伐往家里跑,我不敢超过他,一直在后面跟着,跑着跑着,他扭曲着姿势,突然回头大声说:“你看,我跑得不慢,我身体还很好。”我忽然觉得鼻子一酸,不知道该说什么。
⑫他的衰老在那一瞬间被放大,像一张网,铺天盖地地将我捆绑起来,我舍不得追上他,脚步越来越慢,腿越来越软,我小声说了一句爸你等等我,别走那么快,却被风吹散了,飘进我耳朵里已经变成哭腔。
⑬成年后游子的离开,就像小时候父亲的远行,待到回来时,岁月和我们都开了个巨大的小差。
⑭五十岁之前,他意气风发,敢找全世界的茬。
⑮五十岁之后,他发现一口气上七楼需要在五楼停一下。
⑯以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有一老头叫石光荣。我觉得和我爸特别像,脾气臭、蛮横、还不讲理。惹得妻子和自己吵吵闹闹一辈子,三个孩子也没捞着清静。
⑰我指着电视里的石光荣和我妈说,你看像不像我爸。我妈说:“他像不像你爸我可不管,你可千万不能像你爸啊。”
⑱但我的确很像我爸,我也非常倔,也是直肠子,会因为相信一件事或一个人,昂着头和生活叫板…….我渐渐发现,我是他的延续。
⑲我爸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他走过了自己的一大半人生,因为自己的老实,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他依然会主动去修理楼道的灯泡,会在路上帮环卫工人推一把垃圾车,会在广场舞的人群旁,一脸不屑地看着我妈,却又带着笑容。
(选自刘墨闻《我在最温暖的地方等你》,有删改)
【1】文章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与爸爸相关的三件事,请概括第①件和第③件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学五六年级时,爸爸对我的成绩没有要求,但却在我做事违背做人原则时严厉地惩罚我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分析第⑪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跑着跑着,他扭曲着姿势,突然回头大声说:“你看,我跑得不慢,我身体还很好。”我忽然觉得鼻子一酸,不知道该说什么。
【3】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成年后游子的离开,就像小时候父亲的远行,待到回来时,岁月和我们都开了个巨大的小差。
【4】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爸爸的形象。
【5】作者说他的确很像他的爸爸,是他爸爸的延续,你在哪些方面也像你的爸爸,也是你爸爸的延续?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谈一谈。
9、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2)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