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项,不属于秦汉时代巴郡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A. 培育出优良稻米   B. 丹砂开采的发展

C. 柑橘种植发达   D. 大规模种植粟

3、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简称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简称制

4、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没有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孙权称王,国号吴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曹操率军与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

5、与“陈桥兵变”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神宗

6、佛教对我国文化影响很大,下列建筑不属于佛教文化的是

A.白马寺

B.少林寺

C.云冈石窟

D.秦朝的阿房宫

 

7、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交融

8、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丝绸之路的存在 D.这些地区都曾属中国版图

9、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的原因是

A.兴修水利 B.磨制工具的出现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火的使用

10、青铜器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利簋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司母戊鼎

11、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12、宋代城市街道的两边可开设店铺。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要扩大营业面积,连通衢大街也要侵占,以至到宋徽宗时官府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B.宋代出现了新的商业街——草市

C.宋代城市商业繁荣

D.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1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关于隋朝统一的历史作用说法最准确的是

①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的局面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③为唐朝的走向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以下摘自一位同学的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的笔记,其中说明开凿目的是(  )

A. 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 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

C. 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D. 隋的统一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条件

15、秦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爆发的时间位于下面时间轴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诗人(     

A.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B.赞美杭州经济繁荣

C.讽刺统治者偏安一隅

D.怀念北宋都城汴京

1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主要指的是周朝统治统治者实行的哪一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等级制 D.郡县制

18、与“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黄巾起义

B.楚汉战争

C.长平之战

D.大泽乡起义

19、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但当时的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为此,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兴修灵渠

B. 开通丝绸之路

C. 开辟海上运输

D. 开通大运河

20、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北京人存在的直接证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填空题(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________

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________

7)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________

8)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________

9)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________

10)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_

22、南朝时的_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3、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__________享有“诗仙”的美誉;________被誉为“诗圣”。

24、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_____既是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会。

25、清代的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曹雪芹的_____

26、______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27、__________时,粉碎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28、隋炀帝时,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_______,提高进士地位。

29、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它产生的朝代是____

30、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赵 国 A

秦 国 B

楚 国 C

燕 国 D

齐 国 E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明朝的两个伟大建筑。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魏主“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也,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材料三: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

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在他的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他改革性质的措施是什么?能够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又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魏主”都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其两项改革措施。

(3)简要指出以上两次改革(变法)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能从以上两次改革(变法)中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