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短文中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肉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作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作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作藕的事业吧, ;。
①以苦心孕育未来 ②以宽阔拥抱生活 ③把寂寞留给自己 ④把芬芳献给他人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B. 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C. 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D.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的酒驾行为深恶痛疾。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的白杨树,也在努力向上发展,参天耸立,不折不饶,对抗着西北风。
B.和藤野先生分别后,我竟没有给他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对他来讲我已是杳无消息了。
C.为了舰载战斗机能够上舰,多少人惮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D.汴京近郊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俏,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驼队。
4、下列关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部长达十卷的科普巨著,它的作者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书中描述了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赞美。
B.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奥秘:成年后的蝉要在地底潜伏四年,切叶蜂善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杨柳天牛为儿女操碎了心,螳螂喜欢用前肢切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C.埃德加·斯诺是美国的著名记者,他曾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百姓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可以说,他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第一个采访毛泽东的西方记者。
D.《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书中不仅记录了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也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5、即事①
王安石(宋)
径暖草如积②,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③。
【注】①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写诗。②积:积聚,堆积,形容草丛茂盛。③武陵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处世外桃源,中有“鸡犬相闻”之语。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描写山村午景,从日暖花繁的景象来看,正是春末或夏初时分,首联由小径写到山色,由近到远,描绘出旖旎山色。
B.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对仗工整,而且经纬交错,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
C.颈联“静憩鸡鸣午”一句描写鸡在正午休息的时候长鸣,“荒寻犬吠昏”一句说狗在荒野里东寻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阴处就叫个不停,以静写动,渲染了其地一派热闹喧嚣的氛围。
D.尾联运用典故,写诗人远足归来,向人谈起这番游历,就像亲身去了一次世外桃源。表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2】简析首联“暖”和“晴”的表达效果。
6、根据选文内容依次默写。
蒹葭(节选)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
②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点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两段文字均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①段中所写的人物是( ),②段中写到“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在全文中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了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8、阅读 《社戏》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1】结合文段内容,试着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3】结合下面两句话,说说水乡少年的性格特点。
A“阿阿,阿阿,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B“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4】社戏其实并不好看,让“我”念念不忘平桥村生活的原因有哪些?试举例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文最近很苦恼,爸爸希望他“多动动”,周末多去骑车、爬山、打球。而妈妈却觉得即将进入九年级,重点应该“坐得牢”,希望他能在家多学习或者去图书馆看看书。
任务一:步行、骑车、爬山、打球、跳绳……你有喜欢的运动吗?请以“我最喜欢的一项运动”为题作文。
任务二:请以小文的同学的身份给他父母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爸爸,或者写给父母俩,谈谈你对“多动动”与“坐得牢”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①任选一个任务进行写作;②题目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