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数十载后,则“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发生以上转变的原因是(     

A.采用盐铁专卖措施

B.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C.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D.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2、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展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传承了中国文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以上句子属于: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元杂剧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4、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阿保机——契丹

B.赵构——南宋

C.元昊——西夏

D.阿骨打——元

5、王朝的兴衰更普 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观象。如下思维导图反映的王朝是(     

A.夏

B.西周

C.秦 朝

D.东汉

6、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西晋

D.东晋

7、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正确的(     

A.大闹天宫――《水浒传》

B.三顾茅庐——《西游记》

C.黛玉葬花——《红楼梦》

D.武松打虎——《三国演义》

8、司马迁著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面在《史记》中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A.武王伐纣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官渡之战

9、隋朝是一个短暂的朝代,又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成就斐然,对中国历史有很多重要的贡献,下列各项不属于其贡献的是(     

A.开通了大运河

B.发明造纸术

C.创立了科举制

D.重新统一了中国

10、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A. 公元前475   B. 公元前221

C. 公元前207   D. 公元前356

1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你应去

A. 浙江河姆渡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陕西半坡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尧舜禹时期

 

13、他画技高超,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这位画家是

A. 吴道子     B. 阎立本

C. 张择端     D. 展子虔

 

14、下图为《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北魏孝文帝及侍从所穿服装的样式均为汉服。有趣的是,南朝史籍上却记载,这一时期的南方汉人流行穿北方民族的裤褶服,这种上衣下裤的裤褶服轻便应急,特别适合军人和劳动者穿着。上述材料说明(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与交融

C.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

D.我国古代实行中央集权

15、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A.秦国

B.韩国

C.楚国

D.燕国

16、两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君强臣弱

③都城都在开封               ④重文轻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的字样。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隶书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正确的认识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以“德”教化人 D.“当仁不让于师”

19、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A.汉武帝大一统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秦王一统

20、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项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_________国。

22、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请完成下图: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3、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出现了有作为的开国之君和臭名昭著的暴君。

(1)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2)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___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

(3)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立在亳。

(4)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_尽情享乐,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

(5)公元前1046年,________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6)公元前841年,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24、祖冲之创制了南北朝时期,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

25、秦国完成统一的原因(条件):

(1)客观条件:①_____________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________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③_____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

(2)主观条件:秦王_____雄才大略,重用人才;策略得当——先后灭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由____建立的____王朝。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炎黄联合战败了蚩尤的战役﹣﹣   

(2)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的战役﹣﹣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   

28、200年,曹操和袁绍在______进行决战,曹操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毁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9、______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朝开始。

30、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

(2)楚汉之争中,刘秀被包围在坟下,最终兵败自刎。(   )

(3)西汉时期汉武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各国友好往来。(   )

(4)东汉末年,袁绍控制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墨子                 顺应自然

韩非                 民贵君轻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以法治国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传说中发明算盘——

(3)传说中创造文字——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取消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图示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该朝代设置管理台湾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