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国家,春秋初年还剩下370多个,到战国初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一变化体现的历史趋势是( )
A.社会分裂
B.战乱频繁
C.渐趋统一
D.适者生存
2、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下列图片中的汉字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3、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这一年是
A.10世纪初
B.10世纪末
C.11世纪初
D.11世纪末
4、顾恺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他一生创作很多。下列作品中属于他的是( )
①《兰亭集序》 ②《女史箴图》
③《北魏帝王出御图》④《洛神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距今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等词语,出现的结果应该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____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色,体现了诗仙对伟大河流和祖国的无限热爱,也体现了他的伟大抱负( )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D.李商隐
7、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所以叫“象棋”。假如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中国象棋最早应出现于
A. 原始社会
B. 西周
C. 夏朝
D. 商朝
8、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9、反映了夏朝时期文明进程的是( )
A.蓝田人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三星堆遗址
10、2019年6月26日是第32个国际禁毒,宣传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下列人物与该主题相关的是
A.洪秀全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魏源
11、下面这组图片反映出秦朝
A.统一文字,下达政令 B.改革币制,发展经济
C.统一车轨,贯通南北 D.制定措施,巩固统一
12、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引发了一场动摇东汉统治基础的农民大起义。该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之争
C.黄巾起义
D.“国人暴动”
1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B.干王洪仁玕写的《资政新篇》,提出西学的观点
C.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举人,上书光绪皇帝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4、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下面正确的选项是( )
A.宋元时海外航程可通到美洲
B.宋元驿站都比较发达
C.宋明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1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 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建立刺史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原因的共同点是( )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的进攻
17、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元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D.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18、以下出海路线符合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是
A.广东一孟加拉湾一马六甲海峡一印度半岛
B.广东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湾一印度半岛
C.广东一印度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湾
D.广东一孟加拉湾一印度半岛一马六甲海峡
19、“过去我们有许多,许多世界之最,四大发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一曲《中华美》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0、诗歌既抒发作者的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 )
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A.“安史之乱”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王安石变法
21、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洛阳、扬州、北京和成都。
错误 改正
22、配对填空
一组:人物言论或主张
A.孔子________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孟子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孙武________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董仲舒________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E、司马迁_______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组:人物成果
A.扁鹊________麻沸散
B.华佗________望、闻、问、切四诊法
C.张衡________地动仪
D.王羲之________圆周率
E、祖冲之________《兰亭序》
23、东晋“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
2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异彩纷呈。
(1)针对西汉初期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汉高祖刘邦采取的统治措施是______。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______。
(3)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______。
25、宋朝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________,加以管理。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名称。
(1)使商朝灭亡的战役——
(2)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一一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一一
(4)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战役一一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通史巨著——
(3)关汉卿的代表作——
(4)元朝科学家王祯的著作——
(5)明朝考生对题目解释的标准——
28、清朝的戏剧,剧种和剧目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
29、( )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0、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之一是____________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是_________。
31、 唐 行省制度
宋 驻藏大臣
元 开元盛世
明 澶渊之盟
清 靖难之役
32、列举三例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3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南朝)
材料三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贾思勰 |
(1)材料一中针对汉初形势,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策?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写出与材料相关的科技著作的名称,并谈谈你对贾思勰这句话的认识。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