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ào (shú) (juǎn)   (liǔ)   (jié)

B. (shà) (juān)   (chú)   (diàn) (qiāo)

C. (fēi) (xiào)   (zèng) (sì)   畸形(jī)

D. (zhì)   (piáo) (gù)   (zhì)   (xùn)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他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3、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特征时, 既可以描述人的不同的感官感受,还可以通过俯视、仰视等不同的角度描写使景物更加丰满、生动。同时,还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比如《雨的四季》中,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赋予雨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他们具有生命力,更有感染力。

B.写文章应该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虽然写了多种菌子,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捡鸡枞的笑话,但这些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所以读起来不觉得杂乱。

C.我们在阅读科普作品时,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和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我们还要体会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

D.要做到表达得体,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写作目的。不同的写作目的,意味着表达方式、态度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适应特定的需求。第二,要注意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到别人家做客,应用“光临”;宾客来到自己家,应用“拜访”。至于读者对象的特点可以忽略。

4、[文化长廊]找出下列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藤野先生》——鲁迅——《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D.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议论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诗歌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内在品格,由表及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

D.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2)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④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⑥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当我们无法远行的时候,朋友圈也可以是了解世界的窗口。

【1】图一中,保尔会如何回复粉丝的评论?

【2】图二中,“钢琴诗人”是____________(人名),从这条朋友圈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桃花笑春风

付艺农

①天气转暖,桃花已开,春游之情勃勃然不可抑制。星期天下午,我们开车出发了。进入山区,两旁春山润泽,春树青翠,不时望见人家房前屋后有一株株的桃花盛开,鲜艳夺目。清新的空气夹杂着花草的清香扑面吹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愉快。春光在农家,久在城市中的我们十分羡慕。

②半个小时后,来到一个叫索峪沟的地方。打开车门,就望见远远的山沟里桃花已盛开,绯红一片,宛若灿烂云霞飘落在山间,我们迫不及待地向那霞光里奔去。纷繁的桃花,有的迎风绽放,鲜美艳丽,有的含苞欲放,微微露出一点秀色,格外惹人生怜。满山沟的桃花开放如彩霞万朵将我们团团包围,亲着我们的脸,吻着我们的手,若歌若笑,争宠邀爱,我们只觉得满心的惊奇和狂喜。我收捻花枝,朵朵桃花娇艳,仿佛飘飘欲飞,轻轻一嗅,有一缕淡淡的芬芳萦绕。

③索峪沟里层峦叠嶂,溪流涓涓,林木翠绿,芳草如茵,惠风和畅,妖娆桃花点缀其间,红艳夺目,春光明媚。人游桃花林里,恍惚步入桃源仙境中,眼花缭乱,意醉神速。

④_________,有一个女孩给我们朗诵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她清脆的朗诵声随着春风飘荡,桃花在春风中摇曳多姿。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桃花明媚俏艳,春光惹人醉。我们三五成群,在桃花林里赏玩、谈笑、嬉戏,抛开尘嚣,融入自然,身心都得到无限放松。几个儿童在桃花林里追逐嬉闹,他们的脸上红扑扑的,多像一朵朵桃花飘飞。我在桃花林里徘徊,真想把朵朵桃花看个够,才不算负这一季的大好春光。

⑤中国人喜爱桃花,还爱把美女比作桃花,如“面如桃花”“艳如桃李”等。闭目想想吧,美女们的皮肤白皙,白嫩的脸上微微泛出些红色,真像朵朵桃花,果然美艳至极。美女也是桃花林里一道炫目的风景,只见一位美女手攀桃花,亭亭玉立,果然花娇人艳,她拿出手机来拍照留念,要把它作为春天里最美丽的记忆。

⑥__________,桃花簇簇,芳菲娇媚,古代许多描写桃花的诗句纷至沓来:“人面桃花相映红”“竹外桃花三两枝”“千叶桃花胜百花” ……精美的诗句为桃花增光添彩。而我最喜欢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喜欢它风流潇洒有情致,“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我越背诵声音越响亮,身旁的同事们弯下腰来直笑我痴、直笑我癫。满山谷的桃花绚烂繁丽,真让我们如狂似癫,沉醉桃花林,魂断索峪沟。

⑦傍晚时分,我们带着花香归来,却把心留在了那一片桃花盛开的地方。

(选自2018年4月3日《襄阳晚报》)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第④段和第⑥段横线处,第④段应填(       ),第⑥段应填(       )。(只填序号)

A.我在桃花林里漫步   B.桃花林里,游客很多

【2】第④段中写小女孩朗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什么只引用“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句?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

【4】文章标题“桃花笑春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5】结尾句“我们带着花香归来,却把心留在了那一片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什么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 点燃了我”,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

要求:①体现演讲稿的基本格式和主要特征。

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③文中不能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