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国家之一,传说中我国文字的发明者是

A.黄帝

B.螺祖

C.仓颉

D.怜伦

2、如图是

A.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B.春秋争霸形势图

C.战国形势图

D.秦朝形势图

3、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巨鹿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

B.商鞅变法

C.商君迁都

D.武王伐纣

5、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时间

人物

事迹

都城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商朝

亳(都)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建立西周

镐京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早期国家的政权更替

C.政治中心向西部转移

D.经济繁荣昌盛的时代

6、“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功无量。”这说的是

A.皇帝

B.尧

C.舜

D.禹

7、美丽富饶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开始于( )

A. 张骞通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辟

 

8、下列关于北宋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②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③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④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变法(     

A.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

C.符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0、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有人认为,杜甫被称为“诗圣”,在于他有宽广、伟大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杜甫的襟怀包含

A.爱国忧民的情怀

B.对四季变换的感伤

C.热爱和平的态度

D.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1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国实力成为七国之首

C.秦国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D.秦孝公信任和重用商鞅

13、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平定七国之乱

C. 卫青大破匈奴   D. 陈胜吴广起义

 

14、《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依据下列哪个历史人物创作的(  

A.玄奘

B.鉴真

C.黄巢

D.松赞干布

15、我国历史上曾有位鲜卑族帝王向汉文化学习,将自己的名字拓跋宏改为元宏,他是(  )

A. 北魏孝文帝   B. 成吉思汗   C. 忽必烈   D. 乾隆帝

16、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开凿“此河”的目的是为了(     

①隋炀帝巡游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灌溉农田   ④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的种植。人们饲养猪、狗等动物,建干栏式房屋时,使用了卯榫固定横梁,它拼接木板的工艺令人惊叹。”这是对哪一原始人类遗址的描述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18、“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现象(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9、下列选项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无关的事是(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C.“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D.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20、唐朝时,日本经常派遣唐使到中国来,他们来的主要目的是

A.吸取唐朝文化 B.创制日本文字 C.进行经济交流 D.学习饮茶方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抓住每一阶段历史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学习历史。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________________,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2、我国我国历史上第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3、填空

(   )人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使用天然火的技术;(   )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24、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抗元名将是_____

25、_____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6、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秦统一后修建的水利工程是__

27、秦长城西起________,东到________,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8、200年,曹操和袁绍在______进行决战,曹操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毁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9、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30、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________,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________》一书,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把下列成语与相应历史人物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赵括

围魏救赵 廉颇

负荆请罪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孙膑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大臣一一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一

(3)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一一

(4)明朝时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的民族英雄一一

(5)被称为“李闯王”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一一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制度对社会稳定和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给治水有功的禹。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大同,……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我国古代的哪种政治制度?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2)材料三中西周实行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制度对西周的统治有何作用?

材料四: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4)材料四中所说的“秦始皇吞并六国”完成于哪一年? 材料中的“始皇”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当时的制度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5)为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6)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怎么看?(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