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某次海棠文化艺术节上,一个盆景内的一株海棠同时开有三个品种六种颜色的花。请问园艺师培育它时采用的技术是(  )

A.扦插

B.播种

C.压条

D.嫁接

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尝试与错误”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存在等级制度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以年长者为“首领”

3、下列仿生发明中,与蝙蝠有关的是(       

A.冷光灯

B.智能机器人

C.雷达

D.薄壳建筑

4、“蝴蝶交尾”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5、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示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

A.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B.物种A比物种B更简单、低等

C.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早

D.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

6、“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诗中动物不具备的特征是(  )

A.属于变温动物

B.身体呈流线型

C.前肢变成翼

D.骨骼轻薄坚固

7、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雄哇鸣叫是为了招引雌蛙,抱对是为了完成受精

B.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D.蝌蚪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

8、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

A.蜥蜴

B.扬子鳄

C.马门溪龙

D.蛇

9、培养细菌或真菌,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是为了(       

A.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

B.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10、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中含有氢气、氨气、甲烷等气体

B.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C.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环境下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D.推测丰富的有机物,使得原始海洋成为“生命的摇篮”

11、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2、“鹬蚌相争”中的“蚌”是(       

A.扁形动物

B.软体动物

C.鱼类

D.两栖动物

13、观察下图所示的企鹅的形态,推测其很有可能善于(       

A.飞行和爬行

B.行走和游泳

C.飞行和行走

D.爬行和奔跑

14、人类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研究从未止步。2023年5月,在《自然》杂志中有文章称,栉(zhi)水母是动物进化树上最早的分支。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②原始生命与地球是同时形成的③形成语言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④栉水母是地球上最早的动物⑤栉水母与人核酸分子的差别小于大猩猩与人核酸分子的差别⑥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5、下列诗句涉及的各种动物中,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的特征的是(  )

A.早有蜻蜓立上头

B.儿童急走追黄蝶

C.作蜜不忙采蜜忙

D.正是河豚欲上时

16、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步骤:配制营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B.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后就可以直接接种

C.琼脂是制作培养基的常用材料之一

D.培养在恒温的培养箱中或温暖的地方进行

17、DNA存在于(  )中

A.细胞质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

D.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

18、后天性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学习行为。以下属于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

B.蜜蜂采蜜

C.鹦鹉学舌

D.母鸡育雏

19、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某些细菌可以净化污水

B.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能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

C.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0、“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里描绘了蛱蝶和蜻蜓的(  )

A.觅食行为、觅食行为

B.繁殖行为、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繁殖行为

D.繁殖行为、争斗行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此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要_____

(2)(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蚯蚓属于_____动物(填动物类群);主要依靠__________运动,体表的黏液也有助于蚯蚓的爬行。

(3)(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用于装蔬菜的塑料袋的颜色是_____;实验中将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

(4)(讨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实验装置中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成分;米勒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_____

(5)(探究: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通过实验可知,保存食品的原理是:_____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_____

2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分子和________

23、松毛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生长的林业害虫,其个体发育与蝴蝶相似属于

发育;在分类上松毛虫属于 纲。除了采用药物杀灭等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食虫鸟防治松毛虫,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2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5、转基因超级鼠是因为体内转入   而使身体生长速度变快的

 

26、染色体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7、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运动与什么有关呢?取一条活的蚯蚓,观察它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1首先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的许多小突起是

2观察它在玻璃板上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再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如此进行3~5,求出蚯蚓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对比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3在观察过程中,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的做法是:  

42中重复3~5次的目的是:  

5实验结束后如何蚯蚓?答:

 

28、现代人可以划分为四个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豚鼠的毛色有棕色和黑色之分,现有一对黑色雌雄豚鼠交配,产生的子代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用A、a分别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

(1)图中棕鼠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亲代黑鼠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

30、男女_____________的差异,叫做第一性征。进入青春期后,男女出现的其他性别差异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用线段将鸟卵的各个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1.卵白 a.有保护作用

2.卵黄 b.将来可发育成雏鸟

3.卵壳 c.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又能提供必要水分

4.胚盘 d.含有卵细胞的主要营养成分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蜜蜂的发育过程与蚕相同,都属于不完全变态。______(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根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细胞数量的增加和[   ]___________细胞的迅速伸长。

(2)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____,因为此部位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了___________,扩大了根吸收的面积。

(3)组成根尖_______区的细胞体积_______,细胞核_______,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34、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张强同学用显微镜先后在视野中看到了下列不同的物像效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下列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刮几下

C.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D.盖上盖玻片

E.滴加碘液染色

(2)图中①②③④是张强同学在观察中看到的图像,请根据图像特点,按照图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效果由③变成④,他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要使观察效果由④变成②,他应该转动_____________,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4)在观察过程中,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_______选项(填字母)所代表的结构。

A.细胞膜和细胞质

B.细胞壁和液泡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膜

(5)用10×目镜和40×物镜观察该细胞时,看到的细胞被放大______倍;如果把物镜换成25×,那么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会_____(填“增多”或“减少),观察到的物像就变_______(填“大”或“小”)观察的视野范围就变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