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图1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鸟类强大的呼吸系统可以为飞行提供大量有机物

2、在“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错误的是(       

A.观察的先后顺序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将雄蕊用镊子摘下,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C.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

D.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3、每年的11月9日是中国的全国消防日。郫都区某学校初中部在消防日当天进行了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随着警报声响起,演练开始了:同学们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

4、烘烤的红薯松软香甜、营养丰富,很受大家的欢迎,红薯中的淀粉来自于(       

A.根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B.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C.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D.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

5、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获得克隆羊多莉的方式具有本质区别的是(       

A.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B.将“红富士”与“国光”苹果嫁接,培育出新品种苹果

C.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

D.利用发芽的马铃薯块茎繁殖新植物体

6、生物社团的同学利用周末参观了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场,参观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激烈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B.蘑菇的根可吸收水和无机盐供给植物体光合作用

C.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D.蘑菇的菌丝有细胞壁、细胞核等细胞结构

7、小明是个细心的孩子,他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生长在干旱地区的野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生长在潮湿土壤中的野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浅,这种生长现象主要是(  )

A.受根的向肥生长的特性影响

B.受根的向地生长的特性影响

C.受根的向水生长的特性影响

D.以上三种都不是

8、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口中有牙齿

B.用肺呼吸

C.身体分节

D.胎生哺乳

9、下列不属于根具有的特点的是(       

A.向水性

B.向光性

C.向地性

D.向肥性

10、有人说:“光彩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产生这些“泪珠”结构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足

D.外套膜分泌的物质

11、小明在学习植物类群的相关知识后整理了以下几个观点,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藻类、苔藓和蕨类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

C.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苔藓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12、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是(       

A.大多数身体扁平

B.没有肛门

C.有刺细胞

D.身体呈辐射对称

13、下表中记录的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表示有,“×”表示没有),正确的是(  )

选项

特征类群

果实

种子

A

藻类植物

×

×

×

×

B

苔藓植物

×

×

×

C

蕨类植物

×

×

D

被子植物

A.A

B.B

C.C

D.D

14、如图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示的血管分别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人体通过甲所示的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处

C.血液在甲、乙、丙所示血管中的流速是:乙>甲>丙

D.甲和乙所示血管的内表面都存在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5、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是因为这层皮(  )

A.太过坚硬

B.抑制呼吸

C.影响运动

D.限制生长

16、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是(       

A.绦虫

B.涡虫

C.蛔虫

D.华枝睾吸虫

17、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A.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C.过多的蝗虫啃食玉米的叶

D.榛睡鼠可储存大量的果实

18、豆类富含蛋白质,经发酵后口感独特。以下豆类食品中没有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豆瓣酱

B.豆腐

C.酸豆角

D.霉豆腐

19、骨笛是笛子的一种,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制作骨笛的是(  )

A.蜥蜴

B.鲨鱼

C.鹫鹰

D.牛蛙

20、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病毒对人类有利的是(  )

A.病毒导致人患感冒

B.病毒导致家畜患口蹄疫

C.病毒导致烟草叶出现花斑

D.用处理过的病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__________,由__________的生殖方式。

 

22、大山雀的身体呈_________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动作,前肢变成了__________,附着在发达的胸肌上。

23、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4、生物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称为性状,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________

25、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四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   三部分,它的体表有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身体的作用,并能防止 。但其限制发育和生长,需要定期

2B生活在水中,刺细胞是它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其体内有内胚层和外胚层围成的 ,前端有口后端  

3C与蛲虫、线虫是同类,其适于寄生生活特点是: 写出两点

4D适于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个特点是  

5上述动物 属于无脊椎动物填字母,因为   。此类群中 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26、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________ 存在的。受精卵内含有________ 的基因,这些基因组成了未来生命的________ 

27、在观察腔肠动物时发现,其体表有______,身体呈______,有口无肛门。

28、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______获得能量,同时生成______和水。

29、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小明观察过黄蜂的生殖:雌黄蜂在交尾后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然后把捕捉的猎物麻醉置于穴道内,接着在穴道中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以亲代贮存的猎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掘出一个洞口,从穴道爬出。子代虽然没有见过亲代,如何完成这些程序,但当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的同样程序。

资料二: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19只失去幼崽的母狼,闯进一户农含街走了一个婴儿。几年后,人们在山林里发现了被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只会嚎叫,追随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当“狼孩”被从狼群中救出后,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可他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只爱吃生肉。最终他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去世时只有10岁。

资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了南极的马里恩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到了小岛上。两年后,老鼠的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了四只家猫,结果,老鼠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机向猫扫射。

(1)资料一中,黄蜂的生殖行为是__________行为,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2)资料二中,“狼孩”“赤身棵体”“嚎叫”“用四肢爬行”“撕咬生肉”,的表现是在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___而获得的行为。  

(3)小明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_________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_____________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资料一中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_法。

(5)动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作用,资料三说明动物起了哪种作用?_____________。从资料三中,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0、下面是某科技活动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所进行的实验过程。

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先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20ml、30ml、40ml、50ml的蒸馏水,然后都加入等量的同种香烟烟丝浸泡1天,得到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滤液备用.

取2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分成5等份,分别移入清水及20ml、30ml、40ml、50ml的烟草浸出液中,5分钟后测量每只水蚤的心跳次数,分别重复3次.

分别计算各组水蚤10秒心跳次数,其数据记录如表:

不同体积的蒸馏水配置的烟草浸出液

20ml

30ml

40ml

50ml

清水

10秒内心跳次数

42

39

36

35

33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设置清水这组实验主要是起 作用实验的变量是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步骤三中同学们对所记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是  

(4)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 作用。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孩子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双方。______(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

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_____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_____

34、材料分析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__

(2)当地牧民大规模的猎捕狼,则会使兔和鼠大增多,导致草大量减少,甚至导致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___的作用。

(3)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细胞的__________内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由此可以看出动物还具有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的作用。

(4)写出资料中隐藏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