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鼠→蛇→鹰→腐生细菌
C.小麦→鼠→蛇→鹰
D.草籽←麻雀←鹰
2、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带“虫”字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
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感觉器官非常发达
C.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鞭毛运动
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水分散失
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大山雀偷饮牛奶
C.小鸟在池塘边喂金鱼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
4、某热带原始雨林是800多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1000多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丰富的个体数量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关于科学家“研究涡虫的行为(如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科学家“研究涡虫的行为”主要采用了观察法
B.①涡虫在光照条件下身体舒展是先天性行为
C.②涡虫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D.④“光照一电击”多次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先天性行为
6、“秋来有奇事,鸥鹭日相亲。”鸥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以下与鸥善于飞行不相关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C.发达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
D.骨骼轻、薄、坚固
7、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
D.茄子果实的紫色和番茄果实的红色
8、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人们常常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制作。制作下列发酵食品时,利用微生物错误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制作醪糟(米酒)
B.利用霉菌制作豆瓣酱
C.利用大肠杆菌制作陈醋
D.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9、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感染后会引发慢性胃炎。使用公筷能有效地预防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被抗生素抑杀
C.进行出芽生殖
D.使用公筷可杀死细菌
10、“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B.骑马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C.少年骑马属于学习行为
D.马比蝴蝶的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
11、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人类共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B.引进新的物种可以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环境的唯一措施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12、下列病毒属于细菌病毒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T噬菌体
C.烟草花叶病毒
D.天花病毒
1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要把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上述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是(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接种
D.恒温培养
14、下列有关措施中,不能减少遗传病发病率的是( )
A.产前诊断
B.吃好穿好
C.禁止近亲结婚
D.遗传咨询
15、培养细菌或真菌,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是为了( )
A.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
B.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16、大鲵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和大鲵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
A.海龟、蝾螈
B.蟾蜍、河蟹
C.蟾蜍、青蛙
D.海马、鳄鱼
17、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若这些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能正确表示这条食物链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甲→丁
D.丙→甲→丁→乙
18、环境学者吴向荣,用十五年时间植树给沙漠“锁边”,让二十公里长的沙漠边缘成为了绿洲,减缓了沙漠化进程。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可以适应生物圈中各种环境
D.根系深入土壤,保持了水土
19、下列关于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和肌肉都轻且薄,减轻体重
B.有喙无齿,消化能力弱
C.在肺和气囊内都进行气体交换
D.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20、下列诗句中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B.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C.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馒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1、鱼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____,这类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
22、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_____、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是以_____为杠杆、_____为支点、_____收缩为动力。
2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也称为_____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借助个体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自身的行为发生___________的过程。
24、蛙、春蚕、燕子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
25、人体每块骨骼肌包括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6、兔子、马、羊等动物,尽管它们之间的差别很大,但是它们同属于哺乳动物,原因是它们都具有体表被毛,_____,_____,牙齿有_____和臼齿的分化。
27、食物腐败常常是由___________的生长、生殖引起的。
28、从营养方式上,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生物圈中属于__;一些微生物以寄生的方式生活,属于__,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所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作用.
29、通过对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化学结构的测定与比较,发现它们都含有104个氨基酸,序列很相似,但有所差别。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别的数目,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又恰好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相对应。请据表回答:
生 物 | 黑猩猩 | 猕 猴 | 牛 | 龟 | 鸡 | 鲨 鱼 | 苍 蝇 | 小 麦 | 向日葵 | 酵母菌 |
差异 | 0 | 1 | 10 | 12 | 13 | 23 | 25 | 35 | 38 | 44 |
(1) 表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_______,最远的生物是_______。
(2) 这一事实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 表中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各种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_______ 和或远或近的_______关系。
(4) 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从_______水平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
30、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_____%(大约400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_______ml至_______ml是不影响健康的,献血是每个________周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1、请你连一连
左列中的哪些菌类可制右列中的食品;左列中的哪些微生物会导致制右列中的疾病
乳酸菌 醋 链球菌 足癣
醋酸菌 甜酒 痢疾杆菌 扁桃体炎
曲霉 酸奶、泡菜 黄曲霉 痢疾
酵母菌 酱油 红色毛癣菌 肝癌
霉菌 面包、馒头 结核杆菌 肺结核
32、如图甲是血液分层图,乙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甲图中B层为白色,是血液中的白细胞。( )
(2)甲图中C层对应乙图中①,只可运输氧气。( )
(3)乙图中③可加速止血凝血。( )
(4)乙图中①含量偏低可引起贫血。( )
33、下图A——G是常见的几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动物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均填代号)。
(2)B的身体覆盖有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3)E的___________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___________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辅助呼吸的作用。
(4)C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体表___________。
(5)D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
(6)F类身体由____________构成。
(7)G类是开始具有较为发达的呼吸器官_________,而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3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
(2)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
(3)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所以玉米粒是_____。
(4)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可以采用_______的方法避免。
(5)将大米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