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地沟油”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中含有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致癌物质,黄曲霉可以产生该物质,有关黄曲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叶绿体

B.无成形的细胞核

C.属于单细胞生物

D.具有细胞壁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3、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通过生活经验获得

B.高等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学习行为是与生俱有的

4、小明同学在学习完成运动系统的组成后,利用小木板、橡皮筋和钉子制作了骨骼肌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两块骨,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杠杆

B.③④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动力

C.⑤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支点

D.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动作

5、小明在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时,心跳加快、面红耳赤。下列对于这一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此过程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B.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C.引起小明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D.该过程可以说明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6、成年人体内每秒钟有很多红细胞死亡,新补充的红细胞来自(       

A.心脏

B.血管

C.血液

D.红骨髓

7、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B.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蜜蜂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传粉

8、下列动植物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癌症

B.艾滋病

C.口蹄疫

D.烟草花叶病

9、下图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B

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遗传物质

C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种子植物

蕨类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A

B.B

C.C

D.D

10、汾酒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酿酒时需要用到(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甲烷菌

11、下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砧木,②是接穗

B.嫁接属于有性生殖

C.嫁接后结出的果实同时具有①和②的优良性状

D.嫁接成功的关键是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12、植物人虽然意识不清,但呼吸、心跳都正常,由此推断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腿

13、以下发明技术的灵感都来源于自然,其中不属于仿生的是(  )

A.雷达

B.飞行服

C.薄壳建筑

D.水杯

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15、红树林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红树林湿地进行保护修复是一项重要的生态任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保持湿地水系与外围水系的联通,有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育

②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③核心地区不允许人为活动,将红树全部移栽入植物园进行特殊保护

④尽可能将生活污水排入湿地,丰富鱼类生物的饵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蜗牛、鲫鱼、青蛙

B.鲨鱼、娃娃鱼、海豚

C.鲤鱼、章鱼、扬子鳄

D.蝴蝶、鲸鱼、丹顶鹤

17、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下列全为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色盲

B.贫血、艾滋病

C.糖尿病、色盲

D.新冠肺炎、感冒

18、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形成的

C.蜘蛛结网和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形成的行为,形成后是不会改变的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19、下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B处形成化石的生物可能比在C处形成化石的生物高等

B.相比较而言,在B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最复杂

C.在C处形成化石的生物是水生生物,在A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生活在陆地上

D.在A处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比C处少

20、下列哪个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  )

A.环境污染

B.人们的乱砍滥伐

C.大量引进引入外来物种

D.生物间的相互残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的形成时间是  

 

22、两栖动是指幼体___________________,成体用_____呼吸,其发育是属于_________

23、白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群体内的成员有不同的职能。雌蚁的专门职能是_________。工蚁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兵蚁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

24、胎儿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

25、下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4种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的生物是  

 

26、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骨骼肌的收缩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支点而形成的。

27、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A所示动作为____(填“屈肘”或“伸肘”),在此过程中,图A中的[]____处于____状态。

2)当小明将哑铃平举时,会感到胳膊特别累,此时②处于____状态。

3)骨骼肌中的____连接在不同的骨上,牵拉骨从而产生运动。

28、图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C代表___________,它诞生于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_。

2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  ]____________进化来的。

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_________。

 

29、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离不开_______

 

30、图为胎儿、脐带和胎盘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通过[____](填字母),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并将代谢废物排入母体的_________中。

(2)胚胎在[C]________(填名称)内发育大约_____天左右后,通过[D]从母体内产出。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植物与它们的特点相连。

①海带 A、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和输导组织,但生殖过程仍离不开水

②墙藓 B、结构简单,多生活在水里,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③石松 C、没有根和茎,只有小而薄的叶子,也没有输导组织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病毒、细菌、真菌都是微生物,它们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图甲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乙是人的生殖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偶然发育为两个胚胎,两个胚胎发育成两个孩子的部分阶段。请据图回答: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图甲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________性状。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外公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2)小雅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得越来越漂亮,但她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这种变异称为_________;成年以后,如果小雅与一单眼皮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3)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

(4)人的生命延续和发展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若图乙中所示两个双胞胎成年以后,各自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两人肤色、行为方式等出现很大差异。由此可见,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34、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呈________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________构成。前端和后端可依据[____]________的位置来区分。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⑵观察蚯蚓的运动:运动时_______端最先移动。

⑶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__,氧气可以溶在其中。

⑷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