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记载。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B.密封坛口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进入

C.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乳酸菌

D.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

2、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分解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3、下列对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B.细菌靠孢子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C.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D.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就是为了减慢细菌的生殖速度

4、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5、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鄱阳湖又见野鸭归来;喜鹊的叫声悦耳动听,以吸引异性,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从功能上看,喜鹊悦耳动听的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B.从获得途径看,野鸭迁徙回到鄱阳湖属于先天性行为

C.喜鹊的鸣叫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野鸭的迁徙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6、“小蚂蚁,真有趣,你碰我,我碰你,排排队,一二一,大家去抬一粒米。”当一只工蚁发现食物时,会通过与其它工蚁"碰碰小须须"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7、蟑螂和蚊子、蝗虫、苍蝇并称为四大害虫。一只成熟的雌性蟑螂一次能产14-40个卵,每7-10天就能生一只。按照达尔文进化论,这种现象属于(       )

A.生存竞争

B.适者生存

C.遗传变异

D.过度繁殖

8、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其总量为9克的尸骨,燃烧后,灰白色,再称其重量为6.5克。此骨是(  )

A.儿童骨

B.青年人骨

C.成年人骨

D.老年人骨

9、英国伦敦动物学会曾公布一份最新濒危两栖动物名录,俗称“娃娃鱼”的中国珍稀动物大鲵居首位。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  )

A.以陆地或水环境作为栖息地

B.水中生活,陆地产卵

C.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用肺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能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10、狼牙齿锋利无比,可以像锯子一样把肉撕成一片一片的。它四肢粗壮有力,奔跑起来速度很快,狼作为哺乳动物,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说法错误的是(  )

A.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B.胎生哺乳提高了产仔率

C.狼的牙齿有犬齿的分化与其肉食性相适应

D.哺乳为幼崽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11、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A.羊群跟随领头羊行动

B.小狒狒对首领狒狒表示顺从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老虎用尿液标记领地

12、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以下四位同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 丁:“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A.甲乙

B.甲乙丙

C.丙丁

D.甲乙丙丁

13、下列词语与动物行为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鲸吞小鱼——取食行为

B.乌贼释放墨汁——防御行为

C.鱼类洄游——节律行为

D.蜻蜓点水——攻击行为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下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中作用的示意图:

【1】甲、乙分别表示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氧气

B.氧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

D.水;氧气

【2】绿色植物通过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5、蚯蚓进行呼吸的结构是(  )

A.肺

B.鳃

C.气管

D.体表

16、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

B.是否进行细胞分裂

C.是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产生与结合

17、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

18、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农业害虫可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Ⅰ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关于此过程的推理,正确的是(  )

A.害虫Ⅰ没有危害农作物

B.在b期间蜘蛛数量较快减少的原因是该种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a期间,如果在农田中喷洒针对害虫Ⅰ的农药,蜘蛛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D.在c期间两个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已不存在食物关系

19、下列生命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20、下列动物的表现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在胡蜂群中,工蜂负责采食、喂养幼蜂,蜂王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与蜂王交配

B.在非洲,雌狮常分布成一定的方阵埋伏在草丛里,领头的雄狮会将猎物驱赶到雌狮的埋伏处,于是雌狮一同跃出,集体捕食

C.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群,防止小羊掉队走失以及整个羊群的组织有序

D.在狼家族中,只有狼王和狼后才有交配权,而其余成员则没有交配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今年3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1人们通常所说的温室气体指的是__________

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

3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____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4污染物的过度排放造成雾霾雾霾不仅降低空气质量,而且会对人体的______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5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请你写出一条关于低碳生活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3 1 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已蔓延到了47 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 只,平均分为AB 两组。

处理:A 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 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B 组: 20 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 组比A 组发病率   ,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回答问题:

上述实验中,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 疫苗,观察小白鼠患病的情况。

接种的疫苗,从免疫角度看,疫苗属于 (填抗原抗体)。

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23、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藻类植物生活在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大多数体内有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_____

24、水陆两栖的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中,用_____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 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呼吸,同时用_____辅助呼吸。

 

25、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是蚯蚓的 ______ 靠近前端,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呼吸靠能够分泌粘液而湿润的 ______ 完成

2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______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有许多[2] ______ 构成,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3鸟飞行中由于有[3]所示结构 ______ 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飞行时 ______ 的供应

4图中[4]是蜗虫的 ______ ,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5图中[5]是河蚌 ______ 的器官,图[6]河蚌的______器官

6上述动物按照形态结构分为两类,其中有脊柱的卵生动物是 ______ ,气温恒定的是 ______ ,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______

 

26、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行为对动物的________有重要作用。

27、艾滋病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简称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28、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29、泌尿系统的组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功能是________ ,暂时贮存尿液的是________ ,通过尿道排出尿液,正常人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________ ________ 

30、在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六大动物类群中,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的是_______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的是______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的是_______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的是_______动物;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找出下列食物相对应的保存方法

咸鱼                                        A 罐藏法

肉肠                                      B 巴氏消毒法

水果罐头                                C 腌制法

袋装牛奶                                D冷藏法、冷冻法

冰箱中的食品                       E 真空包装法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自然发生论认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产生的.   .(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龋齿是指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发生的慢性病变。为了改善儿童的牙齿健康,某地研究机构抽取6所学校的90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龋齿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具体数据如下表:

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

食用碳酸饮料及甜品

刷牙频率(次/天)

经常

偶尔

2次

1次

不刷

有龋齿(600人)

361

239

415

185

63

489

48

无龋齿(300人)

102

198

58

242

197

103

0

总计

463

437

473

427

260

592

48

(1)该研究机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

(2)有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的学生患龋齿的比例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无这些行为的学生。

(3)经常食用甜品易患龋齿的原因:甜品中含_________,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为减小患龋齿的风险,应养成:食用甜品后,立即漱口或刷牙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4)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在结构上不同于该细菌的是前者_________

(5)中国疾控中心的护牙海报展示了科学刷牙的顺序(以儿童为例),如图。在科学刷牙时,最先刷的是_________(填“门齿”“犬齿”或“臼齿”)。

34、下图为一个长骨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2] ___[4] ___[7] __三部分。

(2)骨膜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可以为骨组织提供___物质。

(3)儿童少年造血机能比成年人强的原因是_______中有大量的红骨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