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记载保留着,主要原因是(     )

A.绿色植物能够分解植物遗体     

B.细菌分布十分广泛

C.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2、对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相对稳定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断变化

3、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动物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A

蜈蚣

身体和附肢分节

利于运动

B

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运动阻力

C

蟾蜍

皮肤裸露、湿润

辅助呼吸

D

家鸽

两翼肌肉发达

为飞行提供动力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十分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

C.病毒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D.艾滋病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5、如图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b>c,正确表示它们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B.

C.

D.

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①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②玫瑰开红花,李树开白花③蝗虫体色夏季为绿色,秋季为褐色       ④一棵苹果树上的果实酸甜各异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⑥普通羊群里出现短腿安康羊

A.②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⑥

7、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④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

B.②③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C.④是多细胞生物

D.③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8、胰岛与胰腺相比,胰岛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  )

①分泌激素;②分泌消化液;③没有导管;④具有导管;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

9、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被更快地分解。此现象说明(  )

A.羊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干草自然分解需要的时间更短

D.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10、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动物与其他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湿润的皮肤   ③蛏——鳃   ④蜥蜴——肺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气管   ⑦家鴿——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11、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和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消化器官

D.生殖器官

12、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蚂蚁搬家

B.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C.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13、播种在水藻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空气

D.完整的胚

14、以黄果毛皮桃为接穗,以红果毛皮桃为砧木,果树上结出的毛皮桃的皮色为(  )

A.红果皮

B.黄果皮

C.半边红果皮,半边黄果皮

D.不一定

15、据图分析,哺乳类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影响

D.其他原因

16、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其中不包括(  )

A.哺乳

B.筑巢

C.求偶

D.产卵

17、2023年4月,某地部分游客均出现呕吐症状,经调查分析,该症状为诺如病毒所致。下列关于诺如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植物病毒

B.具有遗传物质

C.只能寄生生活

D.营养方式为异养

18、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选项全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①小鸟喂鱼②海豚顶球③公鸡报晓④黑猩猩钓取蚂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A.羊群跟随领头羊行动

B.小狒狒对首领狒狒表示顺从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老虎用尿液标记领地

20、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就能正常运动

B.只有肌腱收缩,才能牵引骨绕关节运动

C.骨本身是可以运动的

D.运动的形成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群体内的动物通过动作、声音、_________等进行信息交流。

22、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_______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和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幼体生活在________,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________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24、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学习行为和_____行为两大类。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这一行为属于_____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_________

25、下图为家蚕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家蚕发育的四个阶段名称按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

 

26、海洋里的“鲸”,身体和鱼类非常相似,但生物学家没有把它列入鱼纲,而是列入了哺乳纲,原因是什么?_________

27、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是蚯蚓的 ______ 靠近前端,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呼吸靠能够分泌粘液而湿润的 ______ 完成

2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______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有许多[2] ______ 构成,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3鸟飞行中由于有[3]所示结构 ______ 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飞行时 ______ 的供应

4图中[4]是蜗虫的 ______ ,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5图中[5]是河蚌 ______ 的器官,图[6]河蚌的______器官

6上述动物按照形态结构分为两类,其中有脊柱的卵生动物是 ______ ,气温恒定的是 ______ ,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______

 

28、蝗虫的外骨骼的作用是: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29、当你遇到煤气中毒而呼吸暂停的病人时,可采用   ,对其进行人工呼吸救治,同时还应立即拨打   急救电话。

30、下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色。

3)蝗虫共有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生物与其所属类群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细胞。 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说明:

(1)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______行为,受体内的_______控制,这是螳螂的________

(2)本实验说明,螳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

34、下图为枝芽与一段枝条的结构图。

1)图2中的[g]是由图1中的[ _________发育而来的,图2中的[f]侧芽是由图1中的[ ______发育而来的,图2中的[h]茎是由图1中的[  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a___________,作用是使d不断伸长,它和根尖中的分生区、茎中的形成层都属于_________组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