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学家在野外进行科学研究时,捕捉到一种动物,发现该动物有如下特征:生活在陆地,身体内有脊椎骨,体表覆盖鳞片,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厚的卵壳保护,据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2、下列语句描述了昆虫生殖发育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作茧自缚 | 蜻蜓点水 | 金蝉脱壳 | 秋蝉鸣叫 |
化蛹 | 产卵 | 蜕皮 | 交配 |
A.A
B.B
C.C
D.D
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耳蜗
B.有些人乘车、乘船时会发生晕车晕船现象,这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有关
C.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可以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D.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4、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5、听见“向左看齐”的口令时,同学们的头便迅速向左看齐,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射现象,其反射弧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①→⑤
C.只有该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完成该反射
D.⑤是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以及引起转头运动的骨骼肌
6、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存在( )
A.甲烷
B.氢气
C.氧气
D.氨气
7、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白鲟(如图),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导致长江白鲟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长江白鲟的天敌过多
C.长江白鲟的食物来源不足
D.人类的大量捕捞及对其生活环境的破坏
8、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某些动物特征,其中最恰当的是( )
A.中华鲟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血吸虫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C.文蛤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
D.鲸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9、蜜蜂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昆虫,一个完整健康的蜂群通常是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工蜂外出采蜜归巢后,在巢内跳舞告知同伴有关蜜源的位置和距离,这是蜜蜂通过进行信息交流。
A.声音
B.动作
C.气味
D.语言
10、韶关市生态环境优越,现有南岭、丹霞山、罗坑、鲁古河、车八岭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易地保护濒危植物
C.就地保护濒危植物
D.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
B.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将会直接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C.为了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肆意开发森林,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12、从新鲜蘑菇上剪下菌盖,将菌褶一面朝下放在白纸上并用玻璃杯罩住。几天后移开玻璃杯和菌盖,会发现白纸上有许多褐色的粉末,这些粉末是蘑菇的( )
A.营养菌丝
B.直立菌丝
C.芽孢
D.孢子
13、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的分泌物可以构成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
B.水蛭的唾液中可以提取出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C.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
D.老鼠身上有大量的病原体可以传染人类,应将鼠类彻底消灭
14、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血吸虫的幼虫主要寄生在人体血液内
B.可以提取蛭唾液中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C.河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受刺激能形成珍珠
D.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
1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十分广泛,下列有关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作为生物杀虫剂,以菌治虫减少农药使用
B.制作馒头时,利用酵母菌产生的气体使馒头变得膨大松软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的进入
D.利用甲烷细菌分解作物秸秆、人畜粪尿,能产生清洁能源甲烷
16、关于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
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C.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一条染色体上排列着多个基因,成对的基因存在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17、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都是由青霉产生的
B.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超级细菌产生
C.冬季感冒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18、人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成熟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单位:条)分别是( )
A.46、23、46、0
B.46、23、46、46
C.23、23、46、46
D.46、23、23、46
19、下列例子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①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②蚂蚁家族的分工合作;③干草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④蜜蜂采蜜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如图所示,对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生物化石的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甲层生物数量一定比丙层生物数量多
C.乙层生物一定都是陆生的
D.这些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丙、甲、乙
21、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__到__,由简单到复杂.
22、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__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和繁衍。所有动物可以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将它们分成两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______动物。
23、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探究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②在A缸中加入500毫升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毫升自来水
③在A.B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④在A.B中分别加入同时孵化出的蝌蚪各一只
⑤在A缸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
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0C---250C
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整
(2)第⑤步中,为什么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中不加呢?
(3)如果实验能按照你所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计的结果是怎样的?
1. ;
2. ;
3 。
24、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5、请你将下面这些生物所属类群和特征的字母和序号填写在对应生物的空格中:
生物 | 水螅 | 涡虫 | 蛔虫 | 沙蚕 | 蜗牛 | 螳螂 |
类群、特征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类群:A扁形动物 B腔肠动物 C环节动物 D线形动物 E节肢动物 F软体动物
特征:①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②身体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③身体细长如线,有口有肛门④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⑤身体柔软,外面有贝壳⑥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
2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建设植物园、动物园是实施________的主要手段.
27、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有______对翅 ,_________对足。
28、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相比的特点是,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够稳定地保持 的遗传性状,但无性生殖后代的 有下降的趋势。
29、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是: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________ 并冷却;③将少量________ 转移到培养基上(这一过程叫做________);④将制作好的培养皿进行恒温培养.培养成功后,我们在培养皿中肉眼看到的并不是细菌的单个个体,而是细菌繁殖后形成的________ .
30、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31、连线
32、从国外随意引进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 (_______)
33、将下图中的六种动物分类,可以画出如下所示的分类表解,其中①~⑥代表图中的六种动物。请回答:
(1)表中X代表____,③和⑥分别代表图中哪种动物?③____,⑥____。
(2)写出麻雀适于飞行生活的一项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粉蝶与表中标号_____所代表的动物亲关系最近。
34、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你分析:
(1)该方案的实验组是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给树叶滴加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不同,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细菌对树叶有分解作用。